这种“1+N”模式,“1”是崇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N”则是各项制度设计。换言之,生态不仅可以“+”产业,也可以“+”社会建设、“+”生活方式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个方面。
首先,“生态+旅游”无疑是水到渠成。日前,崇明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市县之一,将以国际生态旅游岛为目标,运用建设5A级景区的理念及标准,推进全域景区、景观建设,打造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同时,“生态+体育”也正在进行,国际自行车联盟将顶级职业赛事女子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在亚洲的唯一站点设在崇明,每年超过10万人来岛参加各种骑行活动。乡村马拉松、森林马拉松,路跑爱好者在崇明多个乡镇迎风起跑,还建起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崇明体育公园、水上运动中心等多种设施。
此外,“生态+数字产业”则颇具亮点,在陈家镇智慧岛数据产业园,满眼绿植与水面,楼宇低碳节能标准很高,核心业务是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
推进全岛低碳发展、打造高效生态农业、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建立生态信用体系……“生态+”贯穿在崇明发展的每个方面。在崇明的年度党政领导干部考核中,也规定了生态文明考核比例不低于30%。 本报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