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司3000余万元资金用于炒股,却碰上了A股历史上第二次大股灾;办假户口,却被人敲诈上百万元;亡命天涯,投资开餐饮,又碰上非典亏本关门……
每一步似乎都踩错了节奏。昨天在看守所里,吴明自己却看得透彻:不能怨命运不公,很多事一步走错,接下来每一步都错。“如果时间倒流,我宁愿当时就认罪伏法,最起码妻子女儿不用跟着我受苦。”
逃亡14年 终于落网
6月1日上午,人们眼中老实巴交的快递员“杨永新”正在山东烟台市一大厦停车场分发快递,忽然出现几名警察,将他牢牢控制住。面对突如其来的警察,“杨永新”却显得如释重负,他知道,这一天终于来了。
直到此时,周围的人才知道,这个“南方人”其实姓吴,曾是上海一家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14年前,他涉嫌挪用公款和职务侵占,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当拆东墙补西墙也无法弥补越来越大的窟窿时,吴明带着妻女逃出上海,亡命天涯。
吴明逃亡14年,上海警方的追逃也坚持了14年。2002年,侦查员三赴内蒙古追查吴某行踪;2004年侦查员二赴河南开展追查工作,获悉吴明似乎已化名“杨永新”,但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线索,侦查陷入僵局。侦查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警方始终没有放弃。多年来,案件的卷宗已累积到数十本。
14年后,随着侦破高科技和大数据的运用,吴明的踪迹再也隐藏不住。今年5月,通过数据库的比对,上海警方获得一条十分模糊的线索:“杨永新”在山东烟台有活动轨迹。侦查员立即前往烟台,在山东警方协助下,对当地所有名叫“杨永新”的人员进行排查,结果发现快递员“杨永新”面部特征同犯罪嫌疑人吴明极其相似。
警方对“杨永新”进行了长达1个月的跟踪调查,确认其身份并摸清其生活规律后,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6月1日上午,当吴明前往烟台市某大厦停车场分发快递时,被一举抓获。
携带巨款 花销一空
“当时我的生活其实很好。”在看守所,剃着光头的吴明回首当年,言语中透露无限悔意。据吴明回忆,2000年前后,他的年薪已经达到10多万元,“各种奖金加起来差不多有16万元。”这还不包括其他收入。
“因为是客户经理,所以想做出点业绩。”吴明把当初的选择归结为自己的野心,他利用客户经理的身份和客户签订协议,“表面上说投资国债,其实大家都清楚,国债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收益?这些钱是拿去炒股了。当时很多人都这么操作。”
吴明将大量资金投入股市,却遭遇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熊市。2002年3月,手上资金已不够流动,吴明取出350万元现金,携妻女仓皇出逃。当时,他在周浦预定了一套价格为185万元的别墅并交纳了70万元定金,但因走得太急,连这笔钱都没来得及办理退还。
尽管携带巨额资金,但逃亡路依然艰辛。吴明在内蒙古花钱为自己换了身份,成了“杨永新”。在河南给家人换身份时,却陷入了“黑社会”的敲诈中,帮他“搞身份”的人,因为知道他的底细,三天两头找他要钱,甚至要他帮着买房买车,提供各种花销。短短三四个月,他就被敲诈100多万元。觉得长期下去不是办法,吴明只能离开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家,辗转去了山东。
扎根山东烟台后,钱也用得七七八八。为了细水长流,吴明和妻子租了家店面,开起了当时很火的川菜火锅店,谁知第二年便遇上“非典”,生意萧条,店倒闭了,又赔进去100多万元。
生活艰难 心理煎熬
钱流水般花销一空,在逃亡的生活里,吴明一家只能租住在城郊结合部破旧的农民房里,直到近年才有所改善。他做过小商品批发,摆过地摊,送过报纸。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又当起了快递员。“股票这辈子再也不敢碰了,假身份又没有文凭,只能做些体力活补贴家用。”
生活艰难,心理同样煎熬。担心身份暴露,虽是上海人,吴明夫妻从来只说普通话,遇上委屈也都忍气吞声,就怕警察上门。孩子只能送到民办学校,学费让一家人不堪重负,“赚来的钱都用在孩子身上了。”
尽管如此,吴明依然感到愧对女儿。带着女儿出逃时,孩子只有半岁。“孩子这么小,留给老父母养不好。我想至少自己还有钱,可以给她好点的环境。”但逃亡之路远超吴明想象:“早知道这么苦,当初我就不会逃,至少不会把女儿带着受苦。”
让吴明心酸的是,直到如今,女儿还不知道爸爸的真实姓名,也不知道自己的根在上海,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一本户口,那上面有自己出生时就定下的真实姓名。(文中嫌疑人为化名)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