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兵力难有作为
当前,成建制驻扎欧洲的美军作战部队只有两个,即驻德国菲尔斯埃克的第2装甲骑兵团,以及驻意大利维琴察的第173空中突击旅,总兵力约7500人。报告称,如此单薄的兵力看守辽阔的欧洲,显然不现实,“驻欧美军的头号挑战是没有足够的承受力,较为紧张的欧洲局势让为数不多的驻欧美军到处游走,作战与训练任务异常繁重”。报告举例说,之前美国驻欧部队的远程拉练或部署,最长不过两周,但现在受黑海、波罗的海方向局势紧张的影响,北约组织越来越多的演习,美军“逢演必到”,区区两个旅的兵力被迫到处“赶场”,有时一次外出部署的时间会长达数月。
在欧洲无法自由机动,是驻欧美军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北约欧洲成员国超过20个,美军穿越欧洲,就意味着穿越数不胜数的边界,可是在欧洲实施跨境军事行动,审批时间通常需要30天,这显然太长了”。影响驻欧美军自由机动的另一个因素是技术问题,即欧洲各国铁路输送体系并不统一,“尤其是铁路,波罗的海三国的路轨标准就与西欧、中欧国家不同,这意味着重装备很难通过军列快速运抵目的地”。
报告还指出,与欧洲盟军缺乏协调与默契(比如无法实现战术情报共享、无线电保密通信等),同样影响到驻欧美军的战斗力。美国陆军欧洲司令部司令本·霍奇斯中将称:“尽管我们与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军队使用同一型号的无线电台,但加密方式等环节的不同,导致通信器材之间的互操作性不强,我们往往不能正常通话!”
重建“地面威慑力”
报告判断,俄罗斯用来对付北约的军事手段主要有三种,即多军种联合作战、“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以及涵盖网络战、政治战等形式的非常规作战。报告认为,美军应重建持久可靠的“地面威慑力”,“在军种联合作战方面,美军具备天然的优势,但美军不能因此得意忘形,有两点影响军种联合作战的因素不能忽略。一是近年来美国政府紧缩军费的政策拖缓美军现代化进程,可能对其作战能力造成负面影响;二是美国陆军长年忙于伊拉克、阿富汗等地的平叛作战,应对大规模地面作战的能力已经萎缩”。
报告认为,鉴于驻欧美军的现状,调整美军在欧洲各地的部署势在必行,首先要在东欧热点地区加强部署。报告建议,美军应在波兰长驻一支连级部队并定期轮换,同时定期向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匈牙利派遣一支连级作战单位,一旦出现兵力不足,可随时要求北约伙伴提供增援。在波罗的海三国,美军应把驻军规模从连级扩充至营级,同时建立“无缝轮换”机制,始终在这些国家保持足够的作战力量。
欧洲其他地区的美军部署也要调整。报告认为,在第2装甲骑兵团和第173空中突击旅外,美军应再向欧洲常驻一支旅级部队,“新增派的旅级装甲战斗队应以德国或波兰为基地,以便对突发事件做出迅速反应。在第三支常驻欧洲部队之外,美军还应考虑指定一支以本土为基地的旅级步兵战斗队,作为欧洲驻军的轮换兵力”。
除调整部队部署外,报告还建议对装备部署进行必要更新,“在波罗的海三国前置部署一批足够旅级战斗群使用的装备,包括反坦克武器、便携式防空武器等。另外,美军还要在欧洲增加储备足够四个旅级作战单位使用的装备,以便战时迅速扩充美军在欧洲的兵力”。
对于上述论调,俄罗斯《独立报》认为,美国企图将俄罗斯拽入“真正的对抗”中,“美国总是谈论自己在防守,实际上却在准备进攻”。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曾表示,北约在俄西部边界附近进行的演习数量是过去的两倍,美军在俄周边所做的一切,皆属可能导致局势动荡的因素,俄罗斯不会“无动于衷”。 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