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之死”
占领伊拉克后,美军虽然扶植起新的临时政府,但当地局势依然不稳。由于兵力不足,美军邀请众多私人公司承担安保工作,可是这些企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像臭名昭著的黑水公司就经常无故枪击伊拉克平民,激起民愤。2004年3月31日,黑水公司的一个车队在费卢杰遭到反美武装袭击,4名雇佣兵被打死,尸体被武装分子焚烧,随后挂在幼发拉底河大桥上示众。
4月1日,驻伊美军行动副指挥官马克·基米特准将发誓报仇,“尽快净化这座城市(指费卢杰)”。3日,马蒂斯接到进攻费卢杰的书面命令,他一开始有些踯躅,认为进城打巷战并非上策,最好是利用技术优势,对参与杀害黑水人员的武装分子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美军的优势是精确,我们也想惩罚那些敌人,但这不意味着要让士兵们冒着枪林弹雨冲进城去”。
事实上,美军一贯回避巷战,认为针对居民点实施的进攻是“最后的选择”。情报显示,费卢杰城内有十几支反美武装,他们装备火箭筒、机枪等“近战利器”,马蒂斯不愿与他们发生直接冲突,因此一再声称“不打算控制城市中心地带”。
但上司的命令由不得马蒂斯自做主张。4月4日凌晨,美军陆1师按时发起“决心警戒”行动,一边呼叫战机空袭费卢杰,一边出动2000名士兵包围城市,试图通过威吓手段,迫降反美武装。天亮后,马蒂斯命令部队用军车和铁丝网封锁费卢杰所有交通路口,并利用电台进行反复广播,要求居民呆在家里,等候美军进行身份甄别,揪出抵抗分子。
就在马蒂斯的部队围城之际,美国海军航母“华盛顿”号取消对阿联酋拜阿里港的访问计划,直接抵近伊拉克海岸巡弋,随时准备出动舰载机,支援费卢杰战事。
狙击手的“围猎场”
被围在城内的武装组织未像马蒂斯设想的那样自行垮掉,无奈之下,他只得下令部队向城内推进。为部队打前站的是美国空军AC-130炮艇机,该机使用“加特林”转管机枪和大口径榴弹炮轰击一切可疑目标,美军陆战5团1营狙击手考威尔斯回忆,费卢杰犹如一棵燃烧的圣诞树,到处都是噼叭作响的爆竹,“起初部队前进得很快,但冲进市中心后,我们发现自己捅了马蜂窝,遭到大批武装分子阻击,他们沿路边卧倒,从几百米外向我们开火。一瞬间,我们的队形就被打散了”。
由于敌我混战在一起,重武器无法使用,马蒂斯被迫命令炮艇机返航,代之以“精确狙击”方案,组织大批狙击小组,逐一“清除”武装分子。为把敌人从藏身之处赶出来,马蒂斯专门调来美国陆军第910战术心理战分队,用扩音器播放重金属音乐,通过制造噪音的方法刺激敌人冲到大街上,从而暴露在狙击手的枪口下。考威尔斯说:“就在4日当天,我们每个狙击手都打出去至少40发子弹,我不停地射击,直至打光携带的所有M40A3狙击步枪专用子弹,最后不得不用普通步枪弹凑合,直到等来补充弹药。”
据统计,在那次战斗中,美军狙击手平均每人击毙31名武装分子,却仍无法控制费卢杰。激战三天后,陆1师虽然攻克武装分子的不少据点,但真正肃清的城区面积仍不足25%。与此同时,巷战“后遗症”持续发作,美军重武器造成的平民伤亡达到天文数字,引发伊拉克乃至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就连亲美的伊拉克管理委员会委员阿德南·帕差奇也大喊:“美国人(在费卢杰)的军事行动是非法的,不可接受的。”
“我会把你们都杀了”
4月9日中午,美军宣布单方面停火,以便各方展开谈判。此时的情况是,反美武装仍掌握着费卢杰,而美军只在城南工业区取得落脚点。美军中尉詹姆斯回忆:“在这种局面下,我们就像只用一根手指勾住悬崖的人,随时都可能掉进深渊。可是我们的上司马蒂斯却傲气十足,他在谈判桌上对反美武装首领说:‘我是为了和平而来的,如果你们玩阴的,我会把你们都杀了!’这种态度显然带不来好的结果。”
尽管嘴上警告对手别玩阴的,马蒂斯自己却趁停火之机将几十支作战小组撒进费卢杰,占领无人居住的房屋,将其改造成坚固堡垒。当然,反美武装也做着同样的事情。谈判就在这种心照不宣的备战中时断时续地进行着,零星的战斗也时有发生。4月13日,美军以“受到藏身寺院的武装分子袭击”为由,用战机炸毁寺院,引起舆论大哗;两天后,一架F-16战斗机又向费卢杰北部居民区投下一枚910公斤的联合打击弹药,造成大量平民伤亡,马蒂斯也因此遭到伊拉克媒体围攻,还落下一个“疯子”的绰号。
不可承受的“胜利”
4月27日,美军向费卢杰武装分子的阵地发起攻击,“决心警戒”行动进入新的阶段。詹姆斯中尉回忆,战斗强度之高出乎美军预料,“我从未想到要呼叫迫击炮、飞机乃至其他派得上用场的支援武器,但那一天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这样做”。游弋在波斯湾的“华盛顿”号航母上的舰载机全体出动,舰载飞行联队作战日志显示,当天他们共向费卢杰投掷了至少13枚价格昂贵的GBU-12“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同时按照陆1师的召唤,向目标区域投放了近百吨普通炸弹。
战斗持续两天后,费卢杰之外的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向纳杰夫、萨德尔城等地的美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并公开表示支持费卢杰武装,伊拉克国内外批评美军蹂躏费卢杰的声音再度高涨。美国政府判断,费卢杰的混乱远不是武力扫荡就能解决的,遂指示中央司令部考虑停止对该城的进攻。经过谈判,反美武装与美军、伊拉克临时政府实现妥协,美军撤出费卢杰,将控制权交给伊安全部队,由后者恢复当地秩序。
4月28日是考威尔斯的28岁生日,百无聊赖中的他向废弃在街道当中的一根81毫米迫击炮管开枪,子弹将炮管打得满地乱滚,这是他在伊拉克战场度过的第二个生日,也是他在费卢杰最后一次开火。第二天,考威尔斯随部队撤出费卢杰。5月1日,美军完全撤出费卢杰。根据战报,美军共有51人丧生,数百人受伤,一些人终身残疾。
分析人士认为,费卢杰战役是美国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遭受的最大失败,也标志着伊拉克民众的觉醒。兰德公司报告称,马蒂斯为美国制造了更多的敌人,正如美军撤出费卢杰时,有人在墙壁上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决心警戒’行动虽然不是一场失利,但我们承受不了太多这样的胜利。” 于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