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承诺不泄露信息
去年12月7日中午,高女士来到斜土路上一家中原房产中介门店,打算挂牌出售房屋。在与业务员小钱签订房地产出售委托合同时候,她强调不要对外泄露个人的手机号,如果有人要看房,只能由小钱及该门店高经理和她联系,对方一口答应。高女士说,她当时还留了个心眼,特意弄个新手机号,留给中介。
烦心事就此开始。高女士当天回家不久,就不断接到电话,询问卖房情况及推销新房产。“一个下午我接电话接到手软,也不知道这些新冒出的中介怎么会知道我的信息。”晚上,高女士联系小钱,对方表示不用理会这些电话,并解释公司挂牌必须要录入业主有效电话,可能是别的区域同事打电话来推盘。高女士很是不满,又致电高经理,他一口承诺之后不会再有骚扰电话打来。
手机黑名单已经爆满
此后,各种骚扰电话依旧接踵而来。“只要一听是来推销房产的,我立即把号码加入黑名单,可最后100多个号码竟连黑名单都挤爆了,已无法设置了。”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高女士家的座机电话及她私人手机号,也开始不分昼夜遭遇中介的“连番轰炸”。
高女士说,这一个月以来,她两个手机共接了近600个骚扰电话,最“猛”的一天,竟有70多个。“这边刚挂掉,那边又来电,连烧水烧干了都没发现,差点出事!”
高女士称,她多次去中原的总公司交涉,对方否认泄露了她电话,但承认斜土门店的经历及业务员存在工作疏漏,并表示已对其处罚。高女士说,在终止与中原房产委托合同后,她发现有人在网上发布其假房源信息,“魔音灌耳”依旧不消停,她只得报警求助。
中原承认“确有疏漏”
记者致电中原房产片区总监阳鹏了解情况,他强调所有客户信息都是加密的,中原各家门店都能看到彼此房源情况,但无法看到顾客个人信息,业务员只能透过系统设定的虚拟号去联系。“接到高女士投诉后,我们发现门店经理确有疏漏,没按要求隐藏客户手机号。”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业内人士也指出,手机号作为每个人的私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未经同意,任何人均不得擅自公布,否则就属于侵权。
本报记者 季晟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