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上海人勿叫自行车个,而是叫脚踏车。
整车如此,零件亦如此。龙头,勿叫啥个平把翘把,而是叫平车龙头、轻便车龙头、跑车龙头。前叉勿叫前叉,叫“蟹钳”。“我只蟹钳断脱了”,人家当伊勒吃大闸蟹呢。也勿叫前轮轴后轮轴,而叫前飞后飞。要是能变速,叫“三飞”。挡泥板,叫叶子爿,前叶子爿,后叶子爿。链条壳子,叫全链罩、半链罩。当然还有三角架、书包架、撑脚架。
顶顶要紧一只铃。为啥?假使侬脚踏车旧了,勿灵了,上海人就会得讲,伊部脚踏车啊,除脱铃勿响其他侪响。铃有大扳铃,揿起来要用足力气;也有双铃,打起来刮拉松脆,哧啷啷——,半条马路侪听得到。
新车子,叫快马。老车子就叫老坦克、老爷车。上海人讲起来,前头还要加上象声词:如“吭哧吭哧老坦克”,“咔啦嗒咔啦嗒老爷车”,极尽贬低之能事。
上海小人,一般十二三岁就学踏脚踏车了。人勿够高,一只右脚从三角架里向穿过去,只踏半圈头,叫踏“三角车”。当年风气,男小人一定要会得后上车,女小人可以只会前上车。假使啥人只会“死上车”,是要拨人笑话个。
讲起来,上海又是第一个从欧洲引进脚踏车个东方都市。据说是勒1868年11月份(清同治七年)。但直到1980年代初,踏脚踏车还是一桩很时髦个事体。所以许多小人从小就羡慕邮递员,甚至长大就想当一名快乐个邮递员。天天有脚踏车踏,还是公家个呢。
是时髦,就得拼命个赶。买勿起跑车,轻便车龙头翻过来装,再拿座垫升到最高,踏起来,人趴下来,屁股翘得半天高,背脊骨煞平,踏得飞快,令人侧目,这是1970年代的一种时尚。买勿起兰苓,也可以拿座垫放到最低,平车龙头升到最高,顶好是男人踏女式车,两手前平举,笃悠悠个踏,像开公共汽车那样,又是另一种时尚。
讲起兰苓,还有三枪,当年阿里个小青年眼睛里勿发光!平车龙头涨闸刹车全链罩三飞六速双铃再加磨电灯,想想也捂心,玛莎拉蒂也勿换啊。尽管现实生活中,可能连一部锰钢个永久13型或凤凰18型也买勿起或呒没办法买到。
赅勿起兰苓,赅勿起13型18型,丝毫也勿影响大家个心情。阿拉照样弄弄单脱手,另外一只手还要存心甩法甩法呢。半夜里人少,阿拉踏勒淮海路贴当中,还要表演双脱手,嘴巴里山歌唱唱,算是配音。
男小伟呆勒一道,常常会PK屏车。龙头90度歪转来,左脚踏勒前轮胎上,依靠前轮胎左右移动来保持平衡。看啥人先脚撑地就算输脱。老魁个朋友,屏车同时还要双脱手,屁股坐勒龙头上,屏车个辰光之长,据说可以搿能介双脱手吃掉一碗阳春面。
休息日,或礼拜天,弄堂里揩脚踏车也是一道风景。尤其屋里车子刚刚买得来,起劲啊。全套家什拿出来,当然还有小矮凳。回丝(waste)是问隔壁纺织厂阿姨刚刚讨得来个新回丝,还有机油香,搿也是一种“台型”。钢丝、钢圈细细揩,直到车子上有“克罗米”(chromium)个地方统统揩得锃锃亮。还勿忘记前飞后飞上加点油。
升降龙头或座垫,修修踏脚板,装装脱忒个链条,搿侪勿算啥,大家侪会。如果啥人家爷叔还会得校钢丝,补洞眼,调内胎乃至调外胎,葛才会佩服得勿得了。不过,好闲话讲起来却勿大好听:“侬好去摆摊头了。”
因为踏脚踏车,衍生出个故事、风景真是摸老老、难以讲尽……
如今,满街个摩拜与OFO咾啥,看了真开心。上海个交通就是要靠快速客运加公共脚踏车,解决“最后一公里”个问题。靠老式客运系统搭私家车,均非长久之计。
很乐意看到上海人与脚踏车续写新个浪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