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厾厾掼掼
彭瑞高
  文/彭瑞高

  “厾”这个字,又是一个上海人常说、而很少能写出来的难字、冷僻字。

  “厾”,《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为du,平声。注解里的意思,竟跟上海话一点也不搭界。倒是《辞海》(《语词分册》)里说了:“厾”是“吴方言词”。点出了它跟上海话的关系。

  “厾”,上海话发音为“笃”。作动词用时,有“丢”“扔”的意思。譬如:“把垃圾厾脱”,即言把垃圾扔掉。又如:“出去白相勿要把小囡厾脱”,意即“出门游玩时不要把孩子丢了”。有的上海人烧菜时,会说一句“厾一把盐”、“厾一把葱”,意即在菜肴里扔一把盐、扔一把葱,作料加得很随意的样子。

  “厾”做动词时,还有“掷”的意思。郊区开运动会,有人会把“掷铅球”说成为“厾铅球”。更有意思的是,有的上海人还把“打篮球”说成为“厾篮球”;某人投篮很准,他会说某人的篮球“厾得真准!”

  在表示“丢弃”“扔掉”之意时,“厾”含有相当的贬义。有的上海人看不起某人,就会说某人是“厾脱货”。有一句上海话叫“厾厾掼掼”,就是说人们把某些物件看得很轻,随意处置。如果某个人在他人嘴里被形容为“厾厾掼掼”,那么,这个人就很可能是个悲剧性人物了。

  “厾”还可以表示一个轻击轻点的小动作,如“厾一只图章”、“厾一个手印”,这是老派上海人领薪水时必做的。

  “厾”还是一个量词,这也许是许多人没想到的。这是个什么样的量词呢?没有准头,可大可小。“一厾”,有时可能是“一点”,也可能是“一滴”,甚至可能是“一滩”。如“一厾鼻涕、两厾眼泪”,“三厾血迹”“几厾墨汁”,等等。不管量大量小,认真说起来,“厾”是一个专门与液体搭配的量词。

  【本栏文章可尽量用沪语转换读——编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家装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跨界/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老三届/金色池塘
上海人与脚踏车个故事
厾厾掼掼
吓丝丝个大沪电影院
留勿下个弹街路
刘太后为啥勿愿做“宋朝武则天”?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厾厾掼掼 2017-04-02 2 2017年04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