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与夫人李佩骨灰合葬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与夫人李佩骨灰合葬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与夫人李佩骨灰合葬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与夫人李佩骨灰合葬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与夫人李佩骨灰合葬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与夫人李佩骨灰合葬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与夫人李佩骨灰合葬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飞机失事起火瞬间
他以身躯护住资料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与夫人李佩骨灰合葬
1948年,郭永怀与李佩在美国康纳尔大学
晚年一直住在力学所简朴宿舍的“中科院最美玫瑰”李佩
  一位是“两弹一星”元勋,以身报国的烈士;一位是桃李满天下的语言学家,被誉为“中科院最美玫瑰”。伉俪情深,50载后“重相逢”——这个清明节,后人将两位先生的骨灰合葬。

  苍松翠柏环绕,5日上午,郭永怀与夫人李佩二人的骨灰被合葬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郭永怀塑像之下。“一对伉俪,两种传奇;怀瑾佩瑜,师表后继。”碑文这样写道。

  “老一辈科学家甘于奉献、不谋私利的精神令我们景仰,纪念他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合葬仪式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说。

  郭永怀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曾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1956年从美国回国后,他为新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事业作出巨大贡献。1968年,郭永怀从核试验场返回北京时因飞机失事牺牲,终年59岁。在飞机失事起火瞬间,他与警卫员紧紧抱成一团,用血肉身躯护住了绝密技术资料。1999年,郭永怀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力学所的“郭永怀副所长办公室”里,如今仍保留着郭永怀生前使用过的纪念印章、计算尺、怀表,以及牺牲时留下的遗物——被火焰熏黑的眼镜片和手表。

  郭永怀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与钱学森共同提议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郭先生跟我们说:我只考虑为我国近代力学当铺路石,你们也好好干,为以后的人创造重大成果奠定基础。”郭永怀的学生、89岁的中科院院士俞鸿儒回忆。

  李佩是著名语言学家,与郭永怀同时回国后,曾长期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教授。改革开放初期,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在科学界的声望很高。2017年1月,李佩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99岁。

  “李佩先生奔走在人才培养的第一线,为科技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董军社说,郭永怀先生和李佩先生在时代大潮前作出了自己应有的价值选择,为我们诠释了在一个时代中个人应该有怎样的责任与担当。

  郭永怀牺牲后,李佩坚持要求将郭永怀的存款5600元作为党费上交。在当时的一封信中,李佩写道:“党的事业就是我们以及子孙万代的前途和生命,我这样做,或能稍微弥补他没有机会完成他对党的事业尽到最大努力的遗憾。”

  2007年,李佩又把全部存款60万元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技大学,作为郭永怀奖学金。

  “二位先生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力学所的所有员工。”中科院力学所所长秦伟说。

  1988年,在郭永怀牺牲20周年之际,他的骨灰被送到力学所,安葬在新立的塑像下。今年年初李佩离世,根据其本人及家属意愿,中科院力学所将二人骨灰合葬。

  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北京医改后药价总体约降两成
飞机失事起火瞬间 他以身躯护住资料
入境澳门可凭“台胞证”
故宫开拆最后一批彩钢房
十三陵4名干部被免职
部分进口地板质量不过关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4飞机失事起火瞬间
他以身躯护住资料
2017-04-06 2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