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棕榈滩诺顿博物馆的中国情结
~~~——棕榈滩诺顿博物馆的中国情结
~~~——棕榈滩诺顿博物馆的中国情结
~~~——棕榈滩诺顿博物馆的中国情结
~~~——棕榈滩诺顿博物馆的中国情结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七十年坚持只为传播“中国龙”
——棕榈滩诺顿博物馆的中国情结
徐东海
■ 诺顿艺术博物馆中的中国展品 徐东海 摄
  位于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市的海湖庄园因为即将迎来中美两国元首会晤而成为全世界的焦点。离海湖庄园开车不到10分钟的地方,有一座规模不大,却精致整洁的博物馆——诺顿艺术博物馆。建馆76年来,这座博物馆始终辟有一个中国文物展厅,无数佛州人对遥远中国的第一印象,正是来自这里。

  诺顿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41年,最初馆藏来自于创始人、芝加哥钢铁大王拉尔夫·诺顿的私人收藏。一向醉心于收集各国文物的诺顿对中国文化极有兴趣。当时的棕榈滩市,已是美国富人云集的豪华度假区,要打造一个有别于其他博物馆的艺术品展馆,诺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将中国文物作为“主打品”。

  诺顿博物馆开馆时就已有125件来自中国的瓷器、玉器、佛像等文物,而如今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已超过650件。60多岁的中国展区策展人劳丽·巴恩斯是个中国通,面容慈祥的她年轻时曾留学北京,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别看我们博物馆不大,但我敢说,我们的中国藏品在整个佛罗里达都是最好的。”

  中国展区虽然不大,但布置得极为精巧。进门处是一座来自龙门石窟的菩萨石刻雕塑,法相庄严,雕刻得栩栩如生。此外,商代的青铜器、西周的玉佩、明代的瓷器,这些中国历史文化中极富代表意义的藏品,遍布展区四周。两件硕大的来自明代的龙状屋脊更是成了美国游客眼中的“头号明星”。

  70岁的退休教师盖丽拿着一张纸,详细地向工作人员询问着这件文物的故事。“明天我要给一群幼儿园的学生介绍这里的文物,他们都是第一次来,我估计肯定会喜欢这件藏品。”盖丽一边端详着这条“中国龙”,一边喃喃自语,“这就是中国龙啊,样子很特别,听说龙在中国是吉祥幸运的象征,和咱们西方的龙不太一样哦。”

  最近几年,博物馆和中国的缘分也不断加深。每逢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博物馆都会举办中国文化活动,在当地颇受欢迎。据博物馆对外交流部负责人斯科特·伯纳德透露,今年春节活动吸引了2000余人前来参加,去年的中秋节也吸引了六七百人。活动以各种艺术形式呈现中国文化和历史。

  从事中国文物研究已数十年的劳丽说,美国艺术界对中国文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正如越来越多美国人都注意到“中国龙”的崛起一样。“最近不少美国大学和研究机构找我合作,希望我帮他们撰写中国陶器方面的专业文章。”劳丽现在的一大心愿是希望能和江西景德镇的陶瓷艺术馆合作,让更多美国人欣赏到最高等级、最震撼人心的陶瓷艺术精品。

  在诺顿博物馆工作十多年,劳丽说不论是自己还是这座70多岁的博物馆,和中国文化的不解之缘注定还将继续。“我一直告诉大家,19世纪是英国的年代,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而21世纪就该到了中国的时代。我觉得大家都应该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因为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时刻已经来了。”

  驻美记者 徐东海

  (本报佛罗里达棕榈滩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中方:会晤将为两国关系指明方向
七十年坚持只为传播“中国龙”
美英法提交草案剑指巴沙尔 我大使驳斥“袒护叙政府说”
法国总统大选候选人激烈二辩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5七十年坚持只为传播“中国龙” 2017-04-06 2 2017年04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