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敬业精神
被称为“大叔”的演技派男演员,不仅仅是年龄比“小鲜肉”们长十多岁甚至二三十岁,在演技和敬业精神上也高出了一大截。人们都说,看“老戏骨”演戏是一种艺术享受。陈宝国在《最后一张签证》中的精彩表演颇受观众赞誉,他全身心地投入角色塑造,甚至“自我封闭”其中,所有戏都亲历亲为,决不用替身,也从不串戏;陈道明拍《归来》时,穿着“陆焉识”的破棉袄从不脱下,大热天竟捂出了痱子。这样的敬业精神是“小鲜肉”们望尘莫及的。
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不乏侯勇、吴刚、张丰毅、许亚军等演技出众的“老戏骨”。据悉,该剧80多位演员总片酬只占制作经费的四成,约4800万元左右,远不如当红“小鲜肉”们一人动辄上亿元的高片酬,但他们集体向广大观众奉献了一部高品质的反腐力作。
珍惜艺术生命
“大叔们”的作品为何有好口碑?因为他们看重的不仅仅只是片酬,他们珍惜自己的艺术生命,故在剧本选择上格外慎重,为了好戏甚至愿意自降片酬。《人民的名义》用了那么多明星,若按市场价来算,投资至少要两亿元以上。如像现在有些所谓的大IP剧一样,一个“小鲜肉”就要拿走全部投资的一大半,那还能剩下多少经费用于制作?于是,“替身”“抠像”“倒模”等怪现象就层出不穷了。
“老戏骨”自降片酬与“小鲜肉”片酬暴涨,其实显示的是对艺术的不同态度,前者敬畏的是艺术,后者追逐的是金钱。演员境界的高低最终也势必影响一部剧品质的高低。
挽回剧集声誉
春暖花开时节,一批“大叔剧”纷纷在荧屏亮相,“大叔”们似乎尽力在用演技挽回近年来被“小鲜肉”们损毁的电视剧声誉。
在《一树桃花开》中,王志文与徐帆这两位实力派明星精彩飙戏;《鸡毛飞上天》中,老戏骨陶泽如和演技出色的张译共同撑起了整部剧的笑点和泪点;在邵兵自导自演的《一起长大》中,有老戏骨李立群、张光北、刘敏涛等加盟;即将开播的《白鹿原》中,也汇聚了张嘉译、何冰、秦海璐、刘佩琦等演技派老戏骨;由吴秀波领衔一众实力派演员主演的《军师联盟》,同样令人期待,张嘉译和吴秀波不仅担任该剧主演,还分别担任艺术总监和总制片人。
当然,张嘉译、吴秀波、王志文、陶泽如、侯勇、李立群等“大叔”们相继回归荧屏,并非为了证明他们的演技比“小鲜肉”们高出多少,但近期荧屏上形成的“大叔剧”热确实令人欣喜,这是观众的期待,也是对前一阵“小鲜肉”剧泛滥的逆袭。从爱看漂亮脸蛋到欣赏精彩演技,这其实也反映了观众的鉴赏品位。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