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高二的王嘉澄,校园中公认的学霸,不仅总分在年级名列前茅,还利用业余时间帮父母炒股,屡屡获胜。然而,也因为性子倔,顶撞老师,他被一路告状告到教导处。
另一个是高三的何佳明,上海市高中生社会实践平台的数据显示,他是全市参与志愿服务时间最长的高中生,达523小时,也是一呼百应的“活动王”,其创办的徐汇区中学生地铁志愿者联盟拥有拥趸近千人。然而,对于学习他却提不起兴趣,成绩总是在下游徘徊。
令老师头疼,也令老师骄傲,面对这样的学生,究竟该怎么教?
一见钟情
熟记多数股票信息
一口不疾不徐的上海话,说起各种股票术语头头是道,戴着眼镜的王嘉澄,言谈举止俨然一副股评家的风范。
可能是受了老股民父母的影响,王同学说,2013年6月的某一天,沪市1850点,那片“绿油油”的屏幕,让他对炒股“一见钟情”。那个暑假,他靠着父母书柜里的两本旧书启蒙,把近2000只股票一只只分析了透,两个月结束,约80%的股票代码、主营业务、股本大小、经营状况,他都熟记在心。
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股民老妈推荐了第一只股票,也经历了第一次的惊心动魄。“嗯,就是那个600×××,第二天就跌停,趁着尾盘打开,我妈买了600股,结果震荡32天,最后3个涨停,赚了2000多元……”王同学说,当时,老妈确实“惊呆了”,从那以后,放学后花上一刻钟看盘,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一直是指挥老妈作战,小王觉得不过瘾。2015年8月7日,他从父母处获得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实盘操作一次。当时正值股灾,“国家队”出手救市,他发现在某个水电股中,“国家队”已经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他果断入手,在周围一片“哀鸿遍野”中,7天,股本翻倍,净赚20余万元。这成了至今为止王同学最引以为傲的一次操作,但不久,市场又让他明白了福祸相倚的道理——几个月后的一次操作,他损失惨重。
炒股读书
都不能“一夜暴富”
“这段经历告诉我,千万不能有一夜暴富的心态。”王同学说。
股市惨败的同时,正值高一的他因无法适应初高中学习方法的变化,成绩不尽如人意,数学月考以29分惨败。
经过琢磨,他总结,炒股和读书一样,都有一个关键词,“戒浮躁”。他决定将更多心思投入学业。对此,他思路很清楚,“考大学的机会只有一次,兴趣爱好可以是一辈子的。”于是他拿出当年背股票代码的劲头,找来各种教辅资料,自己编讲义,不知不觉写了近100页。期末考试,他成功逆袭,交出的数学卷是满分。从此以后,他成绩始终名列年级前茅。
“现在的学习状态,算是‘震荡上行’吧!”王同学说,他为自己定下目标——考财大。有机会的话,再到国际知名商学院去看看。
扬长补短
学业“震荡上行”
在老师眼中,王同学特长明显,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在市四中学,每学期有两次“启明小先生讲坛”,邀请学有特长的学生在礼堂演讲,并面向全校转播。但是,当校政教主任陆曦宇提出邀请王同学给同学们讲讲金融知识时,却因为日常行为规范不佳,遭到了任课老师的的反对。
“一方面,我们要做老师的工作,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复找王同学谈话,让他学会怎样才是表达观点的正确方法,而不是觉得耍性子就是个性。”陆曦宇老师说,为了帮助他成功亮相,政教处老师和他一起备课,查找资料,并试讲了三次,最终,这场《谈股论金》的讲座人气爆棚,其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全场掌声,也让对他有意见的老师刮目相看。
同样,高三年级男生何佳明也是因为被告状,才和陆曦宇渐渐熟悉起来。用何佳明的话说,自己有点“怪”。他从小酷爱各类交通工具,但不仅仅是看看而已,更热衷琢磨其门道——他关注地铁,不仅关注不同车型型号、性能,还买来专业书籍,关注列车驾驶方法、信号系统如何运作,甚至地铁站客流如何疏导;他酷爱飞机,节假日,会在专业论坛上约上三五好友,带上专业相机去机场附近拍摄飞机起落。也正是因为对轨道交通的痴迷,在位育初级中学就读时,他就发起成立了位育俱乐部志愿者服务队,带领同学们去轨道交通站点参与各种服务。进入高中后,在学校政教处、团委的支持下,何佳明创办了徐汇区中学生地铁志愿者联盟,如今成员近千人。在他带领下,同学们不仅能够帮忙导引、指路,还掌握了故障处理、协助工作人员限流等“技术活”。
“他的成绩不大好,甚至可以说是落在年级后面,但是,学生有志愿服务的热情,这点难能可贵,我们还是鼓励他继续做下去。”陆曦宇说。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