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83年历史的扬子精品酒店像老上海文化展示馆~~~
     
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83年历史的扬子精品酒店像老上海文化展示馆
一曲老歌,勾起海上旧闻
杨玉红 胡彦珣
■酒店地毯和帷布以玫瑰红为底色,努力打造关爱女性的氛围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 扬子饭店设计走Art Deco风格,旋转楼梯,天顶为彩绘玻璃顶
  本报记者 杨玉红  新民网 胡彦珣

  上海扬子精品酒店的前身——扬子饭店是中国第一家由华人设计、华商投资建造的饭店,曾获“远东第三大饭店”的美誉。

  如今,已有83年历史的扬子俨然像一家老上海文化的展示馆,用甜柔的嗓音、怀旧的旋律向每位客人倾诉着上海滩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境外人士。

  华人设计  华商投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上海和外国通商以及文化交流的增多,上海已建成一批高级酒店,其中大多数豪华饭店由外国人投资经营,如坐落在外滩的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大华饭店、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北楼)等。

  1932年6月,6位华商出资成立的扬子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向当时在沪美商租地,在上海的三马路、云南路口(即今天的汉口路、云南路口)建造一家华资背景的高级酒店。扬子饭店股东聘请当年刚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华人建筑师李蟠担纲,决心建造一家决不能输给外商的华资高级酒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特别流行一种叫做“Art Deco”的建筑风格,Art Deco中文译作“装饰艺术设计”。受此流行风格影响,李蟠亦将扬子饭店设计定调为Art Deco路线,其米灰色的外墙色彩、丰富的纵向直线条装饰和逐层退缩的结构轮廓,显示设计师对造型美和装饰愉悦的追求;电梯木雕等许多建筑小细节又潜藏中国元素……整个饭店充溢着海派文化氛围。

  扬子饭店整个建设工程周期长达一年多时间,于1934年正式营业。开业当日,扬子饭店即备受上海新闻媒体和社会名流的关注,《申报》等沪上知名报纸纷纷以华资高级饭店“叫板”外商酒店为热门话题进行报道,更有国际建筑刊物将扬子饭店评为“远东三大饭店”之一。开业当月,众多上海演艺界明星前来捧场,此后更成为饭店的常客。

  时尚派对  明星云集

  扬子饭店是当时上海华资饭店中最早使用冷气机的。饭店设有冷气房,主要用于店内中西菜部存储肉食和易腐物品。冷气机的另一个功用是,为扬子舞厅的夏季运营提供冷气。西菜部设在舞厅旁,酒吧就在舞厅内,所以扬子舞厅开业后,经常有客人在此开各种派对,举行宴会,不时还会有些时装表演会吸引追求时尚的名流、艺人。

  据上海王开照相馆创始人的侄子王振寰(当年是王开照相馆的摄影师)回忆,当时阮玲玉、周璇、胡蝶等演艺界明星经常出入扬子舞厅,王开照相馆摄影师经常会去为明星们拍照。1935 年3 月9 日《申报》追记阮玲玉的一篇报道中,有一节题为:“前夜尚在,扬子饭店”。报道称阮玲玉自杀“前日深宵十一时,尚在扬子饭店偕数男客同往共舞,当时见者颇多,殊为人所注意……”谁能料到,这里竟成玉人香消前最后流连的场所。

  80多年来,扬子饭店也是海派娱乐文化发展的一个微缩平台,也见证了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著名昆曲花旦表演艺术家言慧珠年轻时曾与影星白云相恋。白云因与周璇合演《天涯歌女》《西厢记》以及主演《三笑》《碧玉簪》《惜分飞》《红杏出墙记》等影片而走红,精通沪语、闽语、潮州语、马来语、英语、日语等多种语言,且对绘画、音乐、历史和文物均有一定的研究。言慧珠与白云热恋时,选择去扬子饭店,有时也会去扬子舞厅听听歌、跳跳舞。

  老店翻修  传承文脉

  1934 年开业时的扬子饭店,高8层,拥有客房200余间。2009年改建后的扬子饭店,将客房规模缩小至96间,但每个房间的居住面积则几乎相当于过去平均客房面积的一倍,并各自拥有独立的观景阳台。客人入房一刷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名曲随即缓缓响起。

  经过大修的扬子饭店,已更名为扬子精品酒店。走进酒店,入口通道两侧墙壁上悬挂着数块精致的相框,引人注目。“我们非常注重挖掘酒店、老上海的文化,在酒店最重要、醒目的位置,均有和酒店、老上海文化有关的展品。”扬子精品酒店总经理顾勤星介绍道,酒店改造后,因为注重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展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尤其是境外人士。最近3年,根据酒店入住者来源分析,约有65%入住者为境外人士。

  酒店入口处,特别悬挂着酒店设计师李蟠介绍、设计作品。这是中国设计师负责设计、华商投资建造的第一个高档酒店。为了纪念设计师李蟠,酒店工作人员特意去博物馆、图书馆搜集了李蟠参与设计的主要设计作品,包括上海扬子饭店、上海伟大饭店(已拆除)、钱塘江大桥等。

  “行走在客房长廊,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看点,镶满珍珠的女子手提包、女子手套,印满几何花纹的衣饰……设计师有意不加以任何文字说明,让客人带着问号去参观、品味酒店的细节。”顾勤星介绍道,一楼转角处展示了一尊旗袍铜像,这是阮玲玉等当时沪上名媛争相订制旗袍款式的缩影;底楼的老扬子舞厅虽已变成了咖啡雅座,但具有上海老风情的灯饰和墙壁上大片仿古镜的使用,加上中央钢琴的独奏,营造出高雅的氛围;酒店服务台右侧,一张圆形展示桌上陈立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手摇电话机、煤油灯等。

  随着旋转楼梯拾级而上,则是具有现代风格的欧式酒吧,天顶是极具装饰艺术风格的彩绘玻璃顶……二楼还悬挂着发行于1934年12月的扬子饭店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原件的复印件、驻唱歌星姚莉等介绍。

  关爱女性  营造特色

  “扬子饭店所在地,曾经是中西女塾的旧址,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宋氏三姐妹均在此读书。”顾勤星介绍道,1892年3月15日,一所新学校在上海汉口路西藏路转角处诞生,校名是McTyeire School,中文校名为“中西女塾”。以优异的办学质量和众多知名校友而闻名海内外。

  因为和众多优秀女性有着各种渊源,如今,扬子努力打造一系列关爱女性的特色增值服务。记者看到,酒店的地毯以玫瑰红为底色,每一张餐桌上有一朵粉色玫瑰……每天下午,酒店推出玫瑰下午茶,提供玫瑰香草华夫饼、玫瑰草莓泡芙、玫瑰桑莓纸杯蛋糕等一系列融入玫瑰元素的西点。同时,酒店还推出玫瑰套房、玫瑰婚宴等服务,玫瑰套房设有玫瑰舒眠茶、玫瑰露饮品、玫瑰花瓣及玫瑰香氛等特色服务,玫瑰婚宴则打造包括缤纷玫瑰甜米糕、扬子特色玫瑰鸡等个性化菜品。

  值得一提的是,扬子的工作人员还设立了玫瑰文化工作室,并组织了一支玫瑰旗袍表演队。玫瑰文化工作室负责设计、研究融入酒店传统文化的特色服务,玫瑰旗袍队则吸引了酒店服务员、财务人员等十多位优秀女性,在重大节假日、酒店重要活动期间,向更多消费者展示旗袍文化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楼市/专版
   第A26版: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28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一曲老歌,勾起海上旧闻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一曲老歌,勾起海上旧闻 2017-05-11 2 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