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团队历时6年研究发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团队历时6年研究发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团队历时6年研究发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团队历时6年研究发现~~~
     
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团队历时6年研究发现
食管癌右胸切口手术生存率占优
施捷 王懿辉
  本报讯 (记者 施捷 通讯员 王懿辉)究竟是经“左胸”切口好,还是经“右胸”切口好?在两种最经典的食管癌手术方式难分优劣、争执不下多年之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研究团队用历时6年的前瞻性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右胸”更好。

  我国食管癌患者约占全球此类患者总数的二分之一,尤以河南林县、河北磁县和江苏北部地区特别高发,且发病率无下降趋势。与西方国家食管癌患者以食道-胃连接处的腺癌为主不同,我国患者多为食道中下段的鳞癌。手术一直是食管癌首选的治疗方案,然而由于缺少循证医学证据,医疗机构在临床上各有经验,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始终“卡”在30-40%,难以突破。

  所谓食管癌手术的“左胸”入路方式,仅需一个切口,在国内开展普遍,但囿于解剖位置所限,术中可能对胸腔上纵隔淋巴结清扫不足;“右胸”入路通常需要右胸和上腹部两个手术切口,存在“切口多、手术风险大”的担忧。“‘右胸’手术的安全性是不是比‘左胸’手术差?更加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对改善食管癌患者生存到底有多大意义?”陈海泉教授试图找到一个精确的答案。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慎重讨论并批准后,于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陈海泉研究团队历时2年入组300位食管肿瘤患者随机接受“右胸”或“左胸”食道癌根治手术,“右胸”和“左胸”手术各占一半。在对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评估比较后发现,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似,包括常见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率失常、吻合口瘘等。也就是说,客观数据证实,有两个切口的“右胸”入路手术并未增加手术风险。

  研究团队同时还对食管鳞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表明,“右胸”手术相比较“左胸”手术,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右胸”手术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为62%,“左胸”手术患者为52%;“右胸”手术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74%,而“左胸”手术患者为60%。

  陈海泉教授昨天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右胸”手术患者明显的生存获益,在于“右胸”手术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比“左胸”手术更加彻底全面。在本次研究中,“左胸”手术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8个,而“右胸”手术为22个,多出4个淋巴结的清扫,很大程度上清除了极易给患者后续复发、转移所留的“祸根”。

  陈海泉研究团队依据本次研究,还发现了与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呈明显相关的3个因素,即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根治性切除的“彻底”与否。他们确认的“根治性切除”标准,是指手术切除后,食管肿瘤距离手术切除标本的上下切缘及环周切缘,均存在大于1毫米的“安全距离”。

  据悉,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已在线发表于外科学权威杂志《外科学年鉴》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楼市/专版
   第A26版: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28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高校思政老师也将成“教学名师”
食管癌右胸切口手术生存率占优
华政法援中心开通 “校园贷”援助专线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9食管癌右胸切口手术生存率占优 2017-05-11 2 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