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万家办卡仅361家备案,消费者维权难
~~~上万家办卡仅361家备案,消费者维权难
~~~上万家办卡仅361家备案,消费者维权难
~~~上万家办卡仅361家备案,消费者维权难
~~~上万家办卡仅361家备案,消费者维权难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付卡频演“圈钱跑路”戏码
上万家办卡仅361家备案,消费者维权难
徐驰 夏韵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新民晚报群工部、上海广播“海波热线”、上海电视台“新闻坊”联手出击。欢迎市民拨打962555晚报热线或扫描新民报料公众号二维码吐槽消费这点事
  数读消费

  昨天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接消费类投诉386件,居前五位的为:

  售后服务 90件 占比23.32%

  预付卡券 36件  占比9.33%

  维修网点 33件  占比8.55%

  无照经营 23件  占比5.96%

  商品质量 21件  占比5.44%

  预付卡券——年均诉求15000多件!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数据库里,这常常上演“圈钱跑路”戏码之物,成了消费者心头最纠结的东西。其中,涉及“金仕堡”等有名有姓的主,更包括美甲店、美发店、足浴店等不计其数的小门小户。上万家办卡,只有300多家备案,消费安全该如何保障?商业监管该如何到位?一连串的问题,值得深思;一连串的问题,应有举措。

  大店家坑人无数

  近日,家住徐汇区中海瀛台小区的钱女士饭茶不思,愁容满面。“家门口的金仕堡健身会所突然关门,我卡里的钱怎么办?”2012年金仕堡中海瀛台会所开张之时,钱女士花费13680元购买了一张8年的“家庭健身卡”。谁知今年1月4日,金仕堡健身毫无征兆地停业至今。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金仕堡中海瀛台会所。小区正门口旁第一家沿街店铺便是金仕堡门店,“维权请加QQ和微信群”“需要律师请联系……”门口已被近十张“维权帖子”贴满,最早的落款在今年1月。从锁住的玻璃门往里望去,灰蒙蒙一片,早已人去楼空,连一把椅子也没有剩下。

  不一会儿,店门口聚拢的居民将记者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控诉这家门店:“附近两三个小区只有这一个健身会所,据我们了解,这家店吸纳了超过4000名会员。”居民万先生透露,金仕堡还忽悠他们购买“一对一私教”服务,“有一名会员损失达8万元之巨。”

  为了追回预付款,居民们成立了约400人的维权微信群、QQ群,群里每天讨论追回损失的进展和方法。“我们曾打电话给金仕堡上海总部,他们回复说这家是加盟店,管不了。”

  钱女士向记者展示了金仕堡中海瀛台会所开具的合同、收据和发票。蹊跷的是,合同和收据上的盖章为新金仕堡体育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但发票上的单位抬头却是上海钧涛健身有限公司,这两个公司又存在何种关系呢?

  记者致电业务员王先生了解情况,他称,自己只知道两家公司为一个老板。王先生称自己也是“受害者”。两年前,他被一则“美国金仕堡健身集团”的招聘海报吸引,入职后被派驻到龙吴路门店做销售,但每个月只有少得可怜的基本工资,说好的销售提成没有,总部在哪里、老板是谁也一概不知。“我们也在找加盟店老板,会所欠20多名员工的30多万元工资。”

  依据居民提供的金仕堡公司总部的注册地,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吴中路1050号盛世莲花广场的一幢写字楼。大楼外墙贴着金仕堡健身公司字样的贴纸。但记者乘电梯至7楼,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萧瑟:整个楼层空无一人,空无一物,零星的木棍散落在水泥地板上。“金仕堡早就不在这里了,至少搬走有两三年了。”商场保安说。

  小商家问题不断

  其实,类似会所、商家突然关门、卷走一批预付卡金额的现象屡见不鲜。市民吕小姐在浦东新区严丰路步行街鑫爱护肤中心花2万元办理了一张预付卡,结果今年1月发现该店关门。店门口公告通知会员可以去另一家门店继续使用,但吕小姐希望退回卡内将近1万元的余额,对此店方迟迟不退款。

  周先生的遭遇也是如出一辙。小区旁的“酷乐岛”宠物店突然“蒸发”,购买的预付卡内还有2500元。

  记者走访多处商场的美甲店、路边的洗车铺、街角的足浴店……不少商家都存在销售预付卡的行为,但他们都未经备案,不具有相关资质。而在网上查询,类似约租车、订餐等到家服务类O2O平台都添设了“充值”专区,一旦店家失踪,这些钱能要得回来吗?  

  业内人士表示,商家销售预付卡的伎俩,无非就是打着“超值优惠”的旗号。消费者在充值预付卡前,应充分了解店家的经营状况,多留一个心眼,与其等出了事劳心劳力维权,不如在消费时就“精明”一些:少买预付卡,或者尽量压缩所购预付卡的年限。

  12345市民服务热线

  无需强制备案成“命门”

  12345市民服务热线督办组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对预付卡产生的消费投诉,他们曾多次督办,但此类现象依旧层出不穷。“究其本质,还是在于监管制度并未完善,导致许多商家钻了空子,消费者投诉受阻,难以维权。”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商家销售预付卡无需强制备案,成为问题的“命门”所在。“全市几万户商家,目前登记备案的只有361家。”

  该负责人表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正牵头市商务委、市工商等主管部门,研究在备案、资金等方面提高对商家销售预付卡的监管门槛;其次,适时通过引入第三方资金托管、引进保险机构托底、纳入信用评价等手段,为消费安全提供多重保障。但关键还是需要推进人大立法或制定指导性政策依据,从根本上给消费安全“补短板”。

  本报记者 徐驰 实习生 夏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3·15专版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预付卡频演“圈钱跑路”戏码
“旗车”越线路中央
家中赏郁金香 头发眉毛脱落
送孩子上学 两家长抢道
沪6家店食品检出罂粟壳受查处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13预付卡频演“圈钱跑路”戏码 2016-03-14 2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