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青年艺术家的成长,这是我们馆思考的重点。我们想把青年艺术家的培养扶植放在国际化的视野下。现在培养青年艺术家的平台也很多,但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培养,必须要有创新意识,你不能仅仅说举办几个展览、进行几场比赛,当然这是方法之一。我们在想是不是能够把我们国内的青年艺术家,推到全新的环境中去,推到海外更大的天地去与同龄人一起创作,或者也可以把海外的青年艺术家请到我们上海来,了解一下我们青年的思考和创作,建立形式多样的互相交流的沟通机制。
对于新馆来说——
第一,要坚持学术引领。我们的学术引领与其他美术馆相比有共性也有个性,最大的特性就是海老丰厚的捐赠是我们学术研究最宝贵的资源,是我们学术研究的根基。
第二,要创新发展路径。我们美术馆必须在促进传统艺术与网络艺术创新性融合方面有所作为。所以,这次我们试运营首展,就选择了在传统美术领域中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把他们作品请进市级国家美术馆,进入艺术的殿堂,这大概是从来没有过的。
第三,要扶植青年美术。我们馆应该是面向青年、面向未来,更多地从扶植青年艺术家成长的角度去思考。
第四,要倡导开放共享。美术馆是一个小天地,身处在大时代当中,如果是单打独斗,肯定没有前途。比如说我们的馆藏,如果全部放在库房里当然可能相对安全,但是老是放在库房里,这是一种浪费。美术馆的效益最大化就是要让公众受到教育,从馆藏作品中提升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我们的收藏要拿出来为大众服务,这也是时代的需要。 乐梦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