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上下客站台。当我准备乘上行自动电梯出站时,只见电梯前站着一位衣着干净的老人。欲上梯,微微抖动的双脚却迈不开步,他伸出左手,想扶住滚动的黑色扶手,借一把力,虽上身左倾,未能够上。我想上前,但怕惹事上身的念想,使我停步伫立,成了旁观者。
自动扶梯无人上行,空转向上。老人艰难地向紧靠自动电梯边上的步行楼梯挪步,企图走楼梯出站。此刻,一老人见状,指点他,可乘无障碍电梯上行出站。老人点头示谢,行动迟缓地颤颤巍巍地撑着有凳面的三脚支撑的拐杖向它走去。
这样一位行动极其困难的老人,怎能独自外出?如何从家门出来,走出小区,穿过马路,乘上地铁?是一路独行,还是受到他人的帮助?他要到哪里去,要办什么事?我面对随时可能发生跌倒险情,陷入了深深的不安和不解。明哲保身的我,没有向孤独的老人伸出援助之手。如果将生活场景中的表现,比作面对道德试题的回答,这次评分是不及格的。
望着无障碍电梯的玻璃门自动关闭,老人的身影在我眼前消失,我像犯错的孩子低下了头,无语自责。
难道该自责的仅是我一个人吗?明天,他还会独自外出,步履蹒跚地出现在地铁站吗?后天呢?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