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目前出现的蚊子数量不多,而且大多是越冬蚊,活动能力明显比夏天的蚊子弱,此时灭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卫生月期间,市爱卫办将组织协调各单位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清理孳生场所,降低蚊媒密度;还将开展公共区域蚊媒孳生环境控制试点工作,以老旧城区为核心,对各类雨水井等易于孳生蚊媒的场所,按照每月投药1次的频率,投放低毒高效的蚊幼控制药物。预计全市将试点控制近65万个点位。据悉,在现有蚊媒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每个街道每月还将增加50个诱卵器监测点,逐步扩大监测工作范围。
通气会后,普陀区相关部门把蚊媒控制书发放到普陀区少年城、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等单位、楼宇、小区及市场,并在枣阳路沿线设立宣传点,向市民介绍蚊媒控制方法。
“蚊子繁殖于水中,从产卵到幼虫再到成蛹,都是在水里完成。因此,防蚊、灭蚊关键是减少蚊虫孳生场所,要保持环境卫生,从源头上减少蚊虫数量。”市爱卫办呼吁全社会和广大市民群众,在社区和单位全面清疏下水道、沟渠,平整洼地,清除室内外积水,控制蚊虫孳生;清理积存垃圾、杂物等易招引、孳生蚊蝇的地方。
市爱卫办建议市民应彻底清除花盆底碟、瓶子、冰箱接水处、空调托盘积水;家庭种养的水生植物要勤换水;储存的长期静止的水一定要全部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