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毒舌”故作惊人语荧屏为难海归女~~~
“毒舌”故作惊人语荧屏为难海归女~~~
“毒舌”故作惊人语荧屏为难海归女~~~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毒舌”故作惊人语荧屏为难海归女
主持人张绍刚引众怒
俞亮鑫 黄艳如
■主持人 张绍刚 ■海归女 刘俐俐
  近日,一段天津卫视职场节目《非你莫属》的视频“海归女对掐主持人”在网上爆红,在视频中,80后海归女孩刘俐俐为求职上荧屏,但事与愿违,反遭主持人张绍刚和招聘人员冷眼讥讽和语言攻击……一时间竟引发超过200万微博围观和热议,李开复、洪晃、马伊琍、文章、姚晨等明星名人也纷纷高调表态。

  故意连连“开炮”

  在节目中,主持人张绍刚连连向求职者刘俐俐“开炮”,当刘俐俐回答自己为什么回国读大学时说:“我在新西兰待了3年,发现中国变化好大,再不回来会傻掉……”这时,张绍刚立刻打断她称:“为什么我在和你沟通的时候,浑身一阵一阵发冷”,并表示不理解她为什么要称祖国为“中国”?由此,双方针锋相对,场面几度失控。

  平心而论,刘俐俐想回国的这段话很正常,没有错,将这话“上纲上线”纯属主持人的故意,让对话一下充满了“政治火药味”。这使人想到了1985年央视春晚的一幕。当时,影视明星陈冲在直播时脱口而出:“你们中国有个民俗,就是本命年要系上一个红裤腰带,我扎了一条红腰带……”此语引发了轩然大波。当时,陈冲尚未加入美国籍,媒体接到大量群众来信,纷纷指责陈冲言论不当。

  引发网上声讨

  但这次刘俐俐所说的“中国”与陈冲当年所说的“你们中国”完全不能同日而语。它仅是一句客观表达,既无崇洋媚外之情,更无轻视祖国之意。这一点,张绍刚对刘俐俐的挖苦讽刺显然曲解人意,完全强加于人,大有故作惊人之语以博人眼球之嫌。

  张绍刚是个有10多年主持经验的名主持,问题不是他不知道这么指责是否过于武断,也不是他不明白给人随意扣帽子是否有失公允,而是他如此走极端、说狠话,这种博眼球的荧屏生态才是真正可怕的。难怪对此网友纷纷予以批评,一边倒地“挺刘踩张”,连李开复、洪晃、马伊琍、文章、姚晨等名人明星也纷纷“织围脖”声援刘俐俐。洪晃忿忿不平说:“对一帮中年脑残在一个白痴主持带领下,在电视上公开侮辱、贬低一个无辜的24岁求职姑娘,这是我们的文明吗?”马伊琍转发后评论道:“无知的过来人企图倚老卖老打压中国未来的希望,愤怒。”姚晨向刘俐俐伸出橄榄枝:“在哪儿能联系到这个姑娘,我们团队欢迎她。”

  回应令人愤慨

  随着事件升温,张绍刚回应道,节目引起观众讨论是件挺好的事情,他理解大家批评。但他不会因为这些批评之声改变自己主持节目的风格,他还声称“我是希望提醒求职者,这对他们有益。”

  如此回应令人愤慨。一个海外归来的80后单纯女孩,满怀回国求职的热切希望,却被主持人当众大泼冷水,乱扣帽子,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求职者是弱势群体,青年就业是全社会重视的民生问题,对此,职场节目理应帮助、支持,给年轻人送去应有的温馨、慰藉,而绝不是冷嘲热讽。张绍刚坚持称自己的风格不会因外界批评而改变,但这种风格却令人想起了以往选秀节目中的“毒舌评委”,想起了相亲节目低俗话题的炒作,其手法何其相似。

  首席记者  俞亮鑫  

  实习生  黄艳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别样的风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视窗
   第A25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主持人张绍刚引众怒
“我演喜剧就像领年终奖”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7主持人张绍刚引众怒 2012-01-18 2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