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编写缺少把关 差错无人检查 每年例行开印~~~
编写缺少把关 差错无人检查 每年例行开印~~~
编写缺少把关 差错无人检查 每年例行开印~~~
编写缺少把关 差错无人检查 每年例行开印~~~
编写缺少把关 差错无人检查 每年例行开印~~~
     
2012年02月0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写缺少把关 差错无人检查 每年例行开印
一二年级寒假作业册七年未“变脸”
王蔚
  教育部门出版发行的供全市小学生使用的正规寒假作业册,为什么会有不少错字、病句和知识性差错?作为官方的编写和审定机构,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昨天本报A5版刊出《算术题:八面玲珑+一步登天=?》一文后,引来了读者对问题的深入探讨。

  记者在某小学找到的五个年级《寒假生活》,除了三年级作业册是“2010年11月第5次印刷”外,其余均为2011年11月印刷,证明是供今年寒假使用的。其中,三、四、五年级作业册是2007年第1版,二年级作业册是2005年第1版,而一年级作业册则注明“2005年1月第4版”。这就是说,多数年级的作业册在第1版后就没有修订再版过,只是每年按学生人数重新开印和发行而已。比如,今年好几个年级的作业中不止一次提到“大年三十到了”,殊不知,农历兔年根本就没有年三十。

  那么,经过了少则五六届,多则近十届学生使用,怎么会没人提出意见或编写者“拒不改正”呢?据了解,学生上交寒假作业后,教师一般是不会批改和讲评的,大多只是检查一下有没有做全,所以,有没有差错,也几乎无人认真过问和向上反映。而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差错的出现,问题还是出在编写队伍的构成上。”在《寒假生活》列出的编写者名单中记者发现,这个编写班底基本上是由区县的各科教研员和名牌小学一线骨干教师组成。与正规的教材不同,由于寒假作业册是包容了语文、数学、外语、品德、自然常识和音体美等各门学科的一个“大杂烩”,因此不见“主编”署名,且没有注明由谁来最后统稿或负总责。有业内人士分析说,本来我国中小学就缺乏跨学科的“复合型教师”,学科与学科间壁垒森严,现在要他们“共编”一本作业册,多半也是勉强凑合,当然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质量监管。

  陆继椿说,市教育部门统一编写和发行的寒假作业册,应当视作是教材的“副产品”,作业的内容也应当以教材为重要依据,因此,寒假作业的编写者应当与正规教材的编写者合二为一,并纳入必要的严格审定环节,这样才能避免更多差错的产生。此外,现在一些寒假作业的内容,由于比较强调游戏性,往往出的题目和答案不太能经得起推敲,这也为差错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理财·财市解析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公众服务
   第A24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4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5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16版:生活之友
一二年级寒假作业册七年未“变脸”
说说留学那些事儿
废旧报纸变身节日盛装
“瘾君子”戒毒之痛 源于脑区杏仁核“发威”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6一二年级寒假作业册七年未“变脸” 2012-02-02 2 2012年02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