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在他的《艺术论》中有一句名言:“伟大的艺术家都是探索空间的。”对空间的营造和把握,最能体现张海平体育雕塑价值所在的特质。雕塑艺术的空间表现在深度和体积感,而对于体育雕塑来说更表现在力量和速度的形式感。排除空间的体积和形式是不存在的。在张海平体育雕塑作品中,空间与力量和速度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他摒弃了常见的对于形象的客观再现,也没有在单纯形式感的层面驻留,而是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觉心理体验和个性化的形象变异,完成了他对空间的征服。
张海平作为一位优秀而勤奋的雕塑家,体育雕塑只是他众多题材作品中的一小部分,但已是佳作迭出,令人目不暇接。他的《小巨人——姚明》,是一件形神兼备、极具想象力的塑像。张海平以简洁明快的块面和线条,塑造出姚明方正而棱角分明的脸庞,呈现出他刚毅自信、纯朴坚韧的性格特征;而姚明被刻意夸张的宽阔的双肩,更象征着他内心凝聚的力量。在《银枪闪烁》中,张海平大胆而又别出心裁地采用透空开放式结构,省略了运动员的躯干,仅仅保留了最能表现动势和力度的头部的四肢,虚实相间,将“空”看作是实体的延伸,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运动员蓄势待发将标枪投掷出的一刹那。在《飞翔》中,滑雪运动员的形态被简化到了极致,人体被缩减到最基本的几根线条,但是最简单也即是最丰富,让人们感受到运动员裹挟着风雪从山顶腾空而起的瞬间,那种雄睨一切的气势。而《雄风》则以一种抽象的雕塑语言,将由几何多边体组成的人体与被符号化的风的形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飘逸灵动、迅速盘旋向上又不断向外拓展的气场,而踞于中心的圆球,则在急剧的旋转中产生向内的集聚力,整个作品在力量和速度的交织中,体现出“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体育题材的雕塑要求通过静止的造型来表现运动感,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中产生不断变化的幻觉动感。张海平的体育雕塑从具象、写意到抽象、形态丰富、风格多样,但其风格样式的审美核心则是相同的,即以简洁凝炼和高度概括的形式语言,从“因势象形”、充满生机的动态三维架构中,实现对静态实体空间的突破和超越。他的这种具有独特意蕴和富有开拓创新意味形式语言,充分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期待,也为他的雕塑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