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大行星中,水星和木星距离太阳较近,不宜观测;金星的地平高度将在月末迅速降低,也不利于观测;火星日落后位于南方天空,仅有前半夜有利观测;唯有土星的观测条件依然不错,日落时位于东南方天空,亮度约为0.4等,要到次日凌晨3时40分左右才落下。
流星雨不算“酣畅”,大行星相对“沉闷”。本月值得推荐的“星空院线大片”,非日环食莫属。来自上海市天文学会的本月天象预告提醒,上海不处于本次环食带内,有观测日环食计划的市民需提前规划出游,“留守”申城可赏日偏食,仍需佩戴日食眼镜。
本月日环食在日出时分
本月21日,日环食再度“光顾”我国。我国境内上一次观赏到的日环食,是2010年1月15日,云南、四川、陕西、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于日落时分发生日环食。日环食下一次出现在我国境内,则要等到2020年6月21日。
日环食的观测点有限,必需观测者、月亮和太阳几乎处于同一直线上才看得到日环,满足这一条件的区域被称为环食带。本次环食带自西向东将主要穿越广西、广东、香港、澳门、福建等地,还包括海南北部、江西南部、浙江南部以及台湾北部小部分地区。
有别于2010年的带食而落,本月的日环食发生在日出时分。包括深圳、广州、香港、澳门、厦门、福州和台北在内的许多大城市,若天气晴好,便都能在5月21日清晨看到太阳以金环的造型和大家“道早安”。考虑到太阳的仰角高度,同样身处环食带内,越往东的地区,如福建省,日食发生时太阳高度越高。位于环食带西侧的广东省,由于日食发生时太阳高度较低,观测时需找到地势够高的观测点。此外,5月下旬,东南地区天气多变,有前往观测计划的市民还需提前了解当地天气,以免白跑一趟。
上海只可见日偏食
我国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则可见程度不一的日偏食——越靠近环食带,太阳被月亮遮挡的区域就越大。对于上海本地而言,此次偏食的食分也达到0.87。也就是说,5月21日清晨,我们将会看到一弯形似新月的太阳。日偏食在上海的具体时刻表为:5时15分初亏,6时19分食甚,7时33分复圆。那天的日出时间则在4时55分。早起的市民千万别把太阳和月亮搞混。
必需提醒的是,太阳的观测不可直接用肉眼。无论是日环食还是日偏食,观测都需使用日食眼镜,摄影也需为镜头加配滤镜。
本报通讯员 汤海明 本报记者 董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