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法治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提醒:中国公民持处方药出境需提前咨询
~~~提醒:中国公民持处方药出境需提前咨询
~~~提醒:中国公民持处方药出境需提前咨询
~~~提醒:中国公民持处方药出境需提前咨询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所携安眠药被指违禁品遭遣返
提醒:中国公民持处方药出境需提前咨询
俞亮 陈刚 江跃中
  本报讯 (通讯员 俞亮 陈刚 记者 江跃中)一名中国籍男子上月底在入境大洋洲某国时,被当地海关查出随身携带2盒国内生产的安眠药,遂被指携带第2类精神类药物(毒品)而遭拒绝入境,并按原路被遣返回浦东机场。 

  6月29日上午8时许,上海机场边检站接到通知,浦东机场T2航站楼内一国际航班上有一名中国籍遣返人员,此人可能涉毒,请派专人接收。机场边检遂安排专人前往航班舱门口接收。在接收该人员时,边检民警小周仔细观察后,发现对方与自己想象中的“毒枭”大不一样。该男子25岁,还在上学,戴着近视眼镜,外表斯文,谈吐羞涩而胆怯,这样的人怎么会和涉毒人员画上等号? 

  在询问过程中,该李姓男子态度比较配合。据交代,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2010年开始在大洋洲某国自费留学,由于家境比较殷实,李某学业上不求上进,整天沉迷于电脑网络游戏。常常熬夜不规律的生活使李某晚上开始失眠,经常睡不着觉,健康状况严重下降。为此李某趁着放假回国看病,医生给他配了些常规药物,谁知他却自作主张,通过关系在药房里买到了属于处方药的“××唑仑片”(国内生产安眠药的一种),并随身携带两盒从浦东机场出境前往求学国。

  李某在入境该国时被当地海关阻拦,由于“××唑仑片”的化学成分在该国属于第2类精神类药物(毒品),剂量较多(两盒),且已经部分拆封,根据该国法律,海关作出阻止其入境原机遣返并没收所有药物的处罚。

  【相关链接】

  近年来,上海机场边检处理过多起类似案件。记者从检验检疫部门获悉,我国目前对公民持处方药出境无具体限制或规定,但境外各国对持处方药入境的限制和规定各不相同。如我国公民确需随身携带处方药出境,需提前向目的地国在我国的使领馆咨询,确定相关规定后携带出境。许多药物可能在某些国家属于限制、违禁物品,请不要擅自携带敏感药物出入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基金专版
   第A22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品牌透视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资讯生活·旅游
夜撬邮政所保险箱仅偷回十几枚硬币
跨省追捕一昼夜速破命案
父亲轧死儿子母亲起诉老公
所携安眠药被指违禁品遭遣返
新民晚报法治新闻A13所携安眠药被指违禁品遭遣返 2012-07-03 2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