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奶奶向一位锦江饭店的大厨学做馒头,准备以后在家自己做馒头吃。可是大厨告诉她说:“在家做馒头,只有夏天才容易做好,其他季节较难把握,尤其是冬天,面粉发不好。”可到了冬天,我们特别想吃热乎乎软乎乎的肉馒头。看来得帮奶奶解决这发面的难题。
一辈子在大学教化学分析的爷爷不以为然:“这还不容易?酵母菌最喜欢37摄氏度的温度,发面的关键是控制好温度。”“那好办。”博士毕业后自己创办了生物科技实验室的老爸说,“把实验室里的恒温培养箱搬一个回来不就行了?我帮你调到37摄氏度,你只要把揉好的面团放进去就行,保证发好。”老妈急了:“你那是培养细菌的,你想让我们吃细菌馒头啊?”“那就再买台新的呗。”老爸轻描淡写地说。“多少钱?”奶奶问。“小的那种大概四千元左右吧。”“四千元?!够我吃一辈子的馒头了!”奶奶生气了。
聪明绝顶的爷爷眉头一皱,计上心头:“那我就牺牲一下吧。我权当恒温培养箱,我抱着揉好的面团睡午觉。”全家人倒胃口了,大家都想到了被窝的味道。
“那就来个土办法。”爷爷又生一计,“你们买冷饮用的冰袋也可以保温啊。在冰袋里面放几瓶40摄氏度左右的水,再把面团放在水瓶中间。”“这样妈都要烦死了。”老妈受不了了,“能不能像乔布斯那样,站在别人方便与否的角度考虑问题。你们的方法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太麻烦。”
那天晚上,爸爸无意间看到网上在卖面包机,它可以控制两种温度,一种是发面的温度,另一种是烘烤的温度,价钱也还合理。老爸顿悟了:我们可以用它来发面呀。听了老爸的介绍,大家都兴高采烈,我和妈妈当即拿出各自的零花钱为奶奶订购了一台。
哪怕是寒冷的冬天,我们也能吃上奶奶亲手做出的“爱心”馒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