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名为《着调中国》的影片是一部主题音乐纪实片,创作者先后赴宁夏、广西、内蒙古、西藏、甘肃、新疆、重庆等地,报道工作在边远地区复旦校友的事迹。该片曾在12月4日作为复旦传统赛会“一二·九歌会”主题短片首次播放,不少在场师生为影片感动。复旦教师蒋昌建说:“我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西藏做志愿者的镜头时,眼眶那个热啊”;有观众发微博说:“今天在现场看首映,这就是我心中的复旦,把经典写在中国大地上。”“真的很棒,现场看的时候眼泪哗哗掉下来了。”
12月4日晚8时,影片同步上网后的24小时内,获得了大量好评。许多师生校友在微博上“含泪转”,表示“想回复旦了”。12月5日上午,团市委官方微博予以推荐,并评论:“复旦共青团直指人心,温暖心灵的文化出品。着调的复旦,着调的青春!”12月5日晚8时,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推荐发布了《着调中国》,并添加百余字的按语。
影片中,有大量复旦校友扎根边疆的感人故事:复旦校友王培桐在兰州执教50多年,是一所学院的退休院长,最大的愿望是写一辈子诗歌。短片中,他在儿子帮助下唱了几句《我的祖国》,感染了众多校友和观众。复旦校友吴涛十年来一直认真从事着地方立法工作;1987届复旦校友李焜华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南宁从事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63届复旦校友倪明乐更是三代都在重庆扎根,为当地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我们就这样踏踏实实地站在每寸土地上”,这是一位复旦校友在微博上的评论,这份做好本职,坚守岗位的品质也得到许多网友的认可。有人表示:“踏实肯干的思想深入复旦人的骨髓,离校的复旦人会带着这种思想走四方。”
“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这种清贫”。这是现于兰州担任文物工作者的1989届复旦校友贾建威的体会。在最艰苦的地方、最寂寞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这是许多复旦人的真实写照。有网友认为:“当今的中国在物质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丰富、富裕,而我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能够耐住寂寞和清贫的坚强毅力与崇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