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辛遥要开漫画展了,这是他开了20年的漫画专栏《智慧快餐》的精彩集中亮相,专栏就开在夜光杯,每周日和读者见面。20年来,郑辛遥创作了1000多幅《智慧快餐》,该专栏曾获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优秀奖,第三届上海文化艺术优秀成果奖。我是他的粉丝,每逢周日,总要找来欣赏一番。我觉得,他的漫画,来自生活,富含哲理,在逗人哈哈一笑之余,还能让人或沉思,或顿悟,而且题材不重复,智慧不落套,始终让读者保持新鲜感愉悦感,太不容易了。
比如,有一幅“这个世界的较量,其实是人的较量”漫画,画面上两个人的脑袋重合,两个脑袋中各有一个齿轮,大齿轮在带动小齿轮,很形象地说明了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现状和前景,小漫画讲清了大道理。有一幅“有些人一生中所犯的错误都是在本想说‘不’的时候说了‘是’”的漫画,我看后先是一愣,接着是苦涩一笑,是啊,好面子,情面难却,不好意思拒绝朋友的请求,“不行”难以说出口,是国人的通病,本人也有,这就进入了反思国民性的层次了。一幅“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的漫画,也让我陷入沉思,这幅漫画有着佛学的深刻,能否放下一切不必要的负累,轻松前行,是人生的大智慧啊。还有诸如“有油水的地方常是最滑的地方”“做人底线,可以走矮门,不可以钻狗洞”“把别人拉下来时,你一定在下面”“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等漫画,直指人心,让人警醒。这样的漫画,在郑辛遥的创作中,举不胜举。自称“快餐”,太谦虚了,其实是精美的海上家常菜,色香味俱全,好看好吃,还营养丰富,有艺术性,有思想性,娱乐了读者,还有益于世道人心。
郑辛遥长得很富态和善,稍胖的脸上架着一副眼镜,一看就是个有慧根的人,他一开口说话,也是很让人发噱的,身和心合一,性格和职业爱好合一,是他的福气,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他的故事也让人发噱。1987年他的漫画《万无一失》在比利时漫画赛获奖,他去领奖,从西伯利亚铁路一路往西走。他不懂英语,与人交流沟通全靠漫画,点菜时,想吃鸡就画一只鸡腿,想吃牛肉就画一头牛。在莫斯科,他向一位苏联大妈问厕所在哪里,就画了一位大妈拉着一胖小伙,前面画一座房子写上WC。大妈一看就乐了,也懂了。孔夫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智慧的人仁慈的人是快乐的,也很会享受快乐。
快乐归快乐,郑辛遥做事是极认真的。2010年,新民晚报和恒源祥香山美术馆及上海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联合举办《新中国漫画回眸(1949—2010)》。这是件大好事,但工作量极大,组委会艺委会将搜寻挑选征集的工作委托给郑辛遥,聘任他为艺委会首席委员、策展人。郑辛遥埋头苦干了半年,搜寻挑选征集到丰子恺、张光宇、叶浅予、鲁少飞、华君武、张乐平、米谷、丁聪、廖冰兄、特伟、方成等数百名家的作品,精选了258幅,征集到96幅,精仿复制了162幅,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漫画界的盛举。如果没有郑辛遥挑起重担,要想限时完成这一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
郑辛遥是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在1998年就被评为上海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曾担任过新民晚报美术部主任。为不影响漫画创作,他从美术部主任位子上主动引退,这也可以看出他的明智和专一。他在卸任之后,善心大发,为我画了一幅漫像——他为新民晚报很多编辑记者画过漫像——形似我更神似我,单纯,深思,一脸的书生气,这是郑辛遥印象中的我,我很是喜欢,放大了挂在书房里,缩小了贴在我的微博上,印在我的拙著作封底。我用这一行为,表示我对郑辛遥的感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