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娱新闻·艺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子成了“吊死鬼”?
林明杰
  首先声明,标题中的“老”念第三声。

  苏州金鸡湖畔出了个“吊死鬼”。这是最近网上热议的话题。这个“吊死鬼”是件雕塑,塑的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我在网上看了雕塑图片,只见一糟老头身姿笔直僵硬,面容浮肿,双目如瞽,舌头向外伸得老长,还真像个吊死鬼。如果给他戴顶高帽子,也像黑无常。如果他双臂前伸,则像跳僵尸。

  反正我是充分调动了我有限的想象力,也感受不到这是在孔子眼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子。

  作者解释,雕塑人物舌头外伸是有典故的,那是老子告诉孔子,牙齿刚硬却都掉了,舌头柔软则无恙,以此阐明了“刚”“柔”之道。

  这个典故是否真有其事且不细究,因为也有典故说这老子的老师商容以此启发老子的。反正就算有这事儿,也没必要把舌头伸那么长啊!又不是二傻子给老中医看舌苔。

  老子谁也没见过,现在的艺术家本可凭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创作。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的反映。若在你心目中,中国哲学智慧象征的老子就是这么个鬼样子,就好似苏东坡笑言自己打坐入定后见佛印是一坨屎,而佛印则说见东坡是一尊佛,其实所见皆自己也。

  有当代艺术家故作高深地“问孔子”,有明星学者慷慨激昂地讲庄子,所以,如今有雕塑家把老子整成了“吊死鬼”,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反而,这一番折腾后,金鸡湖继“秋裤门”之后又火了一把。

  宋徽宗曾经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考画家们。有个画家没画一片花瓣,而是画了蝴蝶翻飞于马蹄周围。这就叫艺术想象力。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想象力呢? 林明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评论
   第A09版:冬令热线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焦点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读者俱乐部
   第B20版:读者俱乐部
   第B21版:读者俱乐部
   第B22版:读者俱乐部
   第B23版:读者俱乐部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美妙”何在 “价值”几许
老子成了“吊死鬼”?
成龙带您寻找失落的圆明园兽首
上影永华·海上国际影城“家谱”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艺术A19老子成了“吊死鬼”? 2012-12-25 2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