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5: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就业招聘会现“奇观”——~~~
就业招聘会现“奇观”——~~~
就业招聘会现“奇观”——~~~
就业招聘会现“奇观”——~~~
就业招聘会现“奇观”——~~~
就业招聘会现“奇观”——~~~
就业招聘会现“奇观”——~~~
就业招聘会现“奇观”——~~~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就业招聘会现“奇观”——
热门专业曝出就业冷门
张炯强
  【事件回放】

  今年6月,本报一则《热门专业缘何曝出就业冷门?》的报道引来各方关注。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这份报告指出,中国高校9大“高失业风险型”本科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其中,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国际贸易等一直是家长考生眼中的“热门”专业。报道一出,许多家长考生大跌眼镜。

  【新闻追踪】

  数月过后,又到了新一季大学生求职的时候,果然印证了报道的真实性。

  哪种专业的学生最不愁找工作?9月,记者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举办的一场轨道交通行业专场招聘会上发现,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大学生成了“香饽饽”,供不应求。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正计划筹备、实施建设或已经建成轨道交通。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项目,总投资高达8000亿元人民币。专家估计,未来数年,城市轨道交通毕业生成为紧缺型人才,其中,仅上海就需新增管理与技术人才3万名。显然,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特色专业,才是高校需发展的方向。

  随后,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举办的综合招聘会上,记者却见到了另一番景象。前来参加招聘会的企业中,同学们最向往的跨国公司明显减少,大型央企、国企也不多,自然而然,大学生心仪的金融、贸易岗位也明显减少。同济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迅表示,经历了2010年、2011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回暖,今年大学生就业确实较去年难,特别是专业雷同的学生,诸如金融、国际贸易、生物技术等等,这些学生已经很难找到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十访]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评论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冬令热线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专版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5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6版:汽车/年度评选
   第B17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9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教育周刊
   第B22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4版: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第B25版:教育周刊/特别报道
   第B2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7版:人才
   第B28版:职场方圆
   第B29版:职场方圆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彩票看点
本科生跟着导师做课题
高考成绩成最低分数线
“大鼻子”上路常遇“急性子”
热门专业曝出就业冷门
“好学校”建到学生家门口
跑少一点成无奈选择
“上海爸爸”在藏“授业”
一半在海上 一半在课堂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特别报道B25热门专业曝出就业冷门 2012-12-26 2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