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流泪演,台下哭着看”,宝山沪剧团一出不知名的新戏,让看惯了中外大戏的记者夜不能寐,洋洋洒洒写下数千字的报道。
安徽女挑夫汪美红,丈夫去世、婆婆离家,在3700级台阶的齐云山上17年往返20多万公里挑断数十根扁担,独自挺着腰杆把一双儿女“挑进”重点大学。《挑山女人》源自一则平凡而真实的报道。
“床上的被子就是棉花胎,连被套都没有”,主演两到汪家,看到了“想象不出”的穷,却也看到这个女人面对生活的“坦然”。正是这样的真实人生真情实感打动了演员,让主演场场掉泪,也打动了26场场场爆满的观众,甚至看到一半难以自制跑出场外大哭。
诗人惠特曼这样说过:“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真心始终一样”。这一样的真心,让人们的情感共鸣。一部作品、一出戏,不必煽情,不必摆酷,不必卖萌,不必雷人,也不必“胳肢”人,如果它真的来自生活、源自朴素,它会真的触碰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真人真事真情,就为一个真字,推荐这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