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音乐造背景
“白玉玺”的成员有8位,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是科班出身。在新专辑发布会上,乐队现场演奏了几首新作。新专辑中,他们用民乐展现了9段爱情故事,《女神》讲述的是娥皇女英的故事;《倾城》里,孟姜女哭倒长城,笛子、二胡、琵琶和古筝,在电子音乐营造出的背景中如泣如诉。跟普通民乐不同的是,作品中融入的电子音乐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感,乍听之下,很难判断它是何种音乐。
表演方式很夸张
传统的表演方式比较拘谨,“白玉玺”的表演则相对夸张。在过去一年接受的训练中,乐队成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影视表演课,他们说,从一开始的无实物表演,到单人小品,到互动表演,解放了成员们本来拘谨的内心。吉他手欧嘉明表示:“表演对我们的启发很大,特别是对我们现在的表演方式,很容易投入到曲子里面尽情发挥。”
从作品到表演方式,“白玉玺”都与传统民乐演奏者相去甚远,与“女子十二乐坊”等新民乐前辈亦有所不同。制作方上海文化经纪有限公司负责人顾迅表示,“女子十二乐坊”是新民乐的创始者,但她们只是对民乐作品进行改编,“白玉玺”每一首作品都是原创的,跨界的程度要高得多。他透露,今年上半年,“白玉玺”将推出一部多媒体音乐剧,把“玩古电音”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乐队核心是原创
这样的深度创新,甚至让民乐有面目全非之感,有人赞成,也有人认为这破坏了中华民族音乐的传统,失去了原本的美感。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安栋说,“白玉玺”的核心是原创,他们的音乐不是拿民歌来改的,而是全新的创作,并且将西方流行的元素引入其中,“不少人都有疑问,‘新民乐’到底是一层皮还是真有其事?以我的理解来看,其实外国听众不太在意音乐的形式,关键还在于好不好听。”
乐队成员冶子说,他们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将跨界民乐做得更加完美,让年轻人和外国人也来喜欢我们传统的音乐,都说现在学民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事实上,只是因为一些西洋乐器,比如吉他,显得更加时尚。其实,要掌握民乐乐器的演奏技巧并非易事,这原本也是一件很酷的事。 本报记者 夏琦 实习生 谭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