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再见
昨天,剧组从莎车县出发,穿越180公里来到喀什市区。“大城市,我们来了。”两个月来一直在喀什境内乡县取景拍摄的众主创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10月17日飞机下来,匆匆看了喀什一眼,就被拉到巴楚,没想到一下子拍了快三个月,终于快要跟新疆告别了。”说这话的时候,辛苦了两个多月的高天山扮演者郭东文红了眼眶——跟“艾山县长”和“叶诚书记”两位好兄弟的话别,让三个大男人有点把持不住。“我们不仅是戏里县委的班子,更是在剧组一起战斗的好兄弟。”维吾尔族演员艾来提拍拍身边的伙伴这样说道。家在乌鲁木齐的马新明天也终于可以回家,但他似乎还有很多不舍,“演到最后,我们差不多已经成了高天山、艾山和叶诚。有时候不是台词感动了我,而是被搭档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激发出表演的情绪。感觉站在对面的就是我真正的兄弟,要跟他一起干好这事业。”马新有些激动地跟郭东文和艾来提抱别说:“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齐心协力
如果说三个男演员间无间的友谊让他们的表演自然流畅,那么剧组协作的精神,是支撑这支队伍在艰苦的南疆完成拍摄任务的动力。昨天下午,大队人马颠簸70公里开赴位于疏勒县的山东钢铁援建项目,在刚刚投产运营的钢厂厂区拍摄在喀什的最后一场戏。下车后,选定位置,大家就各自忙碌开来。架起摇臂、铺好轨道、摆定摄影机位;戴上头盔、换上戏服、完成演员补妆;举起话筒、拿出白板,等待一声令下;记下场次、宣布开拍,场记一如往常……导演站在监视器前,认真地看着镜头里的画面。拍摄现场,井然有序。所有人只是这个剧组的一个螺丝钉,而每一个螺丝钉都在安静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你所能感受到的是默契,是高效,是他们的配合。
如果说剧组工作人员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让他们面对困难无所畏惧,那么19个援疆省市的通力合作才让剧组得以每到一地都顺利完成拍摄任务。如果说兄弟省市前方指挥部对剧组的帮助叫人感动,那么更值得铭记的是这些省市和上海一起,齐心协力,在这里为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
特派记者 孙佳音
(本报喀什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