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现代超视距空战中,中程和短程空对空导弹是战机的主要作战武器。战机的载弹量、导弹制导系统捕捉和锁定目标的能力、导弹本身的机动能力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空战的胜败。因此,美俄等国的军工企业都针对己方的“短板”研制适合隐形战机空战的“撒手锏”。
美研制小型导弹增火力
有军事专家指出,美制F-22和F-35战机虽然性能优良,但是载弹量太少可能使其无法应对较大规模的空战。
为了尽可能减少战机的雷达反射信号,美制F-22和F-35战机都不能在机身外部的挂架上挂载导弹和炸弹,它们的武器通常都装载于机身内部的弹仓里。然而,这种内置弹仓却很狭小:F-22“猛禽”战机只能装载6枚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和2枚“响尾蛇”短程空对空导弹,F-35的弹仓甚至只能装载4枚导弹。与此相对应的是,俄制苏-30MK战机可以同时装载12枚空对空导弹。
据称,美军曾经进行过F-22与其他国家战机作战的推演,结果美军虽然在初期占据很大优势,给予敌人重创,但很快就用光了导弹,然后飞机也被打光了。
针对“导弹太少”问题,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了一种体积小得出奇的空对空导弹:弹体长度仅1.8米(约为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的一半),弹径也更细。对于这种“迷你”导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没有透露更多信息,人们只知道该项目名为“古巴”,重约70千克,体积和重量分别是现役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的40%和45%。这种导弹的射程尚不明确,但估计超过50公里。
如果使用这种导弹,F-22的内置弹仓中可以携带14枚,F-35的内置弹仓中可以携带12枚,这些战机的作战能力无疑将会倍增。
当然,大幅度缩减导弹的体积也不是没有代价的。据悉,这种空对空导弹没有配备传统的爆炸式战斗部,只能依靠直接撞击来摧毁目标,而这要以采用非常先进的飞行控制技术为前提。因此,美军尚未决定是否采购这种新型导弹。
俄研制高机动能力导弹
俄罗斯《消息报》去年12月24日报道称,俄罗斯出现了一款可确保摧毁任何有人驾驶飞机的新型导弹RVV-MD(短程空对空导弹),包括美国F-22“猛禽”战斗机以及多数未来无人机都无法逃脱这种导弹的打击。俄国防工业的消息人士透露,这种出口代号为RVV-MD的新型导弹近期将在一个航空靶场完成国家测试,随后该型导弹将被列装。
这位人士说:“新导弹旨在装备T-50战机,后者预计要到2015年才会服役。但它也可以装备在现役战斗机上,包括苏-27、米格-31等。”他表示,“反‘猛禽’武器”的大多数参数都是保密的。已知参数如下:导弹总重100公斤、长度不足3米、战斗部重8公斤。导弹可发现并命中飞行高度在20米至2万米之间、距离在300米至4万米之间的目标,同时可确保摧毁机动过载达20个g的飞机或其他任何目标。
试飞员谢尔盖·波格丹指出:“现代军用飞机的机动过载可在百分之一秒内达到12个g,但所有战机控制系统都把过载上限设为9个g,这也是飞行员能够承受的过载极限。因此,能命中过载为20个g的目标的导弹,必然可以摧毁任何现有战机。”而在摧毁无人机时,超机动性将是首当其冲的要求。除了能承受巨大过载外,RVV-MD导弹还配备了多波段红外导引头,也就是说能接收到不同波长的辐射。如果说过去的导弹红外导引头看到的是“黑白”图像,容易被各种干扰信号误导,那么RVV-MD的导引头可以看到“彩色”图像,现有的干扰系统无法骗过它。
俄空军总司令部表示,倘若这种导弹成功通过测试,将于今年投入量产。 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