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2斤香榧子
无 双
  无 双

  距离春节还有两星期,我就开始催熊哥了。

  ——“喂,那两斤从嵊州代购的香榧子到货了吗?”

  ——“那个……能不能找个时间尽快交接一下?”

  被我催得无奈,忙碌的熊哥终于挤出一个中餐的时间接待我。

  熊哥生性乐天,好交游,有一张四通八达的有机农产品流通网络。这次是他一个在嵊州的老友提供15斤上好的香榧给大家,我闻讯立刻订购了2斤。一见面,隔着饭桌,熊哥递给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白色塑料马甲袋,里面整齐地码着四袋橄榄核形状的果实,正是我朝也思暮也想的年货至尊——香榧子。

  貌不惊人的香榧子很香,香过芝麻,香过核桃。咬开薄壳,果实两头尖,中间饱,讲究点的吃客会再擦掉表面一层黑色的果衣,露出象牙色的果肉,一口咬下去,油脂四溢,唇齿间沁出幽幽的茴香,细品却是木香。那是浙江茂密森林里的灵气,是泉溪滋润着松软丰厚的土壤,千年万年涵养出的山林至味。

  香榧一旦走出山林,价格就高得有些不太亲民了。便利店里寻常见不着它的踪影,只有到了新春将至,它才施施然出现在连锁炒货店、品牌食品店和大超市里了,轻轻的一小袋,就是百来十块。熊哥给我的香榧是成本价,也要200元一斤。我对熊哥开玩笑:给你一张500元的人民币找得开口伐?熊哥妙答:朋友,大户啊!

  不过,我不畏高价追逐香榧子,并不是为了自己解馋,而是要献给母亲大人。说也奇怪,我从小是个“馋痨胚”,但对香榧子这种最高等级的干果兴趣倒不大,有小核桃剥剥就满足了;我妈呢,像所有的家庭主妇一样,平时这也省那也省,吃鱼吃尾巴,吃鸡吃脚爪,精华的部分都非要眼睁睁看着儿女吃下去不可,可是她对香榧子却有一丝特殊的情怀。在我记忆中,只有偶尔剥食几颗香榧子时,妈妈的表情是那样舒展和享受,好像回到了和我一样的年龄。为了多看看这样的表情,当我有一定经济能力后,香榧当然列为年货的采购重点。

  “不要买,不要买,太贵了。”妈妈总这样说。但我才不理睬她。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里常备的食品琳琅满目,到了中国人最重视的除夕佳节,居然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了——只有香榧,相对隆重地出场,能带出些年味。

  “不好意思,熊哥,我像往年一样,又是趁春节长假再休个年假,出门旅游。”我向熊哥解释,急着找他提货,是因为得赶在走之前捎给我妈。

  熊哥露出微笑。“我自己也要了两斤香榧,是给我爸的……”他夹了一筷子菜,缓缓道,“我爸呀,平时什么零食都不吃,嫌麻烦,只有香榧是他愿意麻烦的。我妈笑话他,要么不吃,一吃就吃顶级的,倒是蛮‘贵族’的呀。”

  相视而笑。原来我们两个,4斤香榧子,都是买给家里的长辈的。但我们谈论这些事情时的语气和笑嘻嘻的表情,怎么像是在谈论小孩子呢?

  原来我们两个,过节都不在家里过。熊哥陪女朋友去西安,我和老公出国旅游。可以想象,到除夕那天夜里,熊哥的爸爸和我的妈妈,看着电视,嗑着最爱吃的香榧子,当然很香,当然很美,但没有儿女陪在身边,“空巢”父母肯定还是会有点寂寞,有点无趣。

  2斤香榧子,是春节不在家的儿女的歉疚,是试图对父母加倍的示爱和补偿——但,补偿得了吗?

  明日请看《过年的那种味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读者之声
   第A16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911.9!不得了!
儿时心仪的画家
鹤寿
释放文学“正能量”
软肋
2斤香榧子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22斤香榧子 2013-02-17 2 2013年02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