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你馋吗?反正我已经流口水了。
那条黄鱼安静地躺在方便面上。鱼的身上还盖着几片玉兰笋,不少的雪菜,多粒香葱末,一叶鸡毛菜,甚至还有片老姜。黄鱼的颜色不像是染的,好像还是产自东海。这样鲜活的一“碗”黄鱼面放在你的眼前,那鱼香仿佛已经在你的鼻尖底下飘来忽去,你的味蕾全被唤醒了。你会拒食吗?于是买了一包,内有五小包。
鱼呢?鱼在哪里?还有玉兰笋呢?我翻来倒去就是找不到!只看到碗口般大小的一块面饼,还有三袋小东西,莫非它们便是鱼?但横看竖看就是不像。那包红绿相间的,红兮兮的分明是胡萝卜、绿莹莹的算是雪菜?那,有点黑漆漆的难道就是我要吃的鱼?肯定不是!绝对保证:黑赤赤的不是鱼,也不是玉兰笋。另两包是汤料。
我的心有点发紧,我是冲着鱼去的呀!你没有整条的,半条也可以,哪怕一小片也好。要不然,就来个鱼头,或者来个鱼尾。实在不行,来几根鱼骨头都可以。怎么可以一点影子都没有呢?
同事笑翻!视我的眼神都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我是“陶渊明”。我被笑得莫名?真的,以前我只吃过一次方便面。那还是好多年前的事,去常熟虞山祭奠我的父母,完毕到大义堂妹家。那时,她还不是今天的身价,在大义镇上开了一家小店铺。我们贸然地到达,她毫无准备,只得给我们各泡了一碗“方便面”,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那个好吃呀,我是有所记得的。事后想想,真有那么好吃?也未必吧。那天,我们匆匆从虞山上下来,天下着瓢泼大雨,我们被淋得落汤鸡似的,肚里又唱着“空城计”,真是饥寒交迫的时候,堂妹那碗热火朝天的面能不好吃吗?
什么是好吃?记不得谁说的:好吃就是“饥”。我想极是。当今我们老说:现在的东西怎么没小时候好吃?那是因为,我们小时候“饥”啊!现在不“饥”了,但有的东西也确实没小时候实在。排骨面,面上就应该是一块大排骨:黄鱼面,面上就有小黄鱼,多少不论,来一小丝也算;鳝丝面,来一根也可,只要你是名副其实。
现在,我的碗里,除了面和汤料,还有几根红兮兮的胡萝卜丝、几片绿莹莹的雪菜和那一眼眼黑赤赤的东西。至于面的味道,由于胃口不好,味蕾有点睡着了。
真傻,难怪同事笑翻!怎么会上当受骗的?我再看了眼漂亮的包装袋。啊吆喂,错,错,错!恰似陆游的《钗头凤》。问题不在人家,问题出在我的眼力。人家袋上明明写着:图案仅供参考,实际内容参见标识。
呵!原来生意是可以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