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
莎莉·菲尔德
汤米·李·琼斯
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2012年美国发行上映
当代杰出的导、演组合,打造朴素而高贵的史诗大片,演绎美国最伟大总统之一林肯的历史功业 获2013年奥斯卡奖12项提名和最佳男主角奖等奖项。
要么修正案,要么和平?
1865年1月,亚伯拉罕·林肯连任总统已经两个月。美国内战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
战火纷飞,因林肯颁布《解放宣言》而获得自由的黑人正和白人士兵一起准备上阵。士兵们向亲临前线的林肯倾诉心声,背诵其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词,表达为自由解放和平献身的信念。如今,林肯要让宣言在法理上得到保证,就必须在众议院通过废除奴隶制的宪法第十三修正案。但是,障碍重重。
首先,必须在议会获得三分之二的选票。但议会中,即使林肯所在的共和党全体赞成修正案也还缺二十张票。更重要的是连林肯身边的人都不明白,战争正在进行,林肯却认为现在是通过修正案的好机会。上访林肯的民众却道出了原因:民众支持通过修正案,因为废奴就能结束战争——南方奴隶主就是为奴隶制开的战——废除了奴隶制,他们就会放弃战斗;但如果战争在奴隶制废除之前结束,修正案就未必能通过:很多议员都是奴隶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会认为通过了修正案,黑人可以自由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偷白人的东西,抢白人的工作”,既然战争已经结束,那何必支持修正案通过呢;现在必须让始终支持自己的内阁了解原因:《解放宣言》只是战时措施,如果没有立法的保证,战争结束将失去其宪法的有效性。作为律师,林肯懂得让正义得到彰显,又能通过法律途径保护当事人的原则;作为总统,林肯决定,既然宪法赋予自己作为总统战争的权力,自己要用法律的手段解放这些奴隶。否则,战后,黑人完全有可能被重新打回奴隶身份。永久性地扫除一切奴隶制!只要我能做到!战争需要我这么做,我的誓言也要求我这么做。每在为难时,林肯总会爆出幽默精到、意味深长的故事,其机智巧妙的描绘和出人意料的结果,总能让人一扫阴霾,开怀大笑,豁然开朗。内阁成员是那样的崇敬和支持面前的这个人。
现在,林肯为结束战争亲自拜访共和党创建者布莱尔,布莱尔答应即刻去南方里士满联络,并且带回消息,南方已派出议和特使正在北上;林肯又去争取共和党内激进派的支持,废奴的积极推进者史蒂文斯力排众议支持林肯,在议会上与反对废奴的民主党人士唇枪舌战。
为确保修正案通过,国务卿苏尔德正找朋友暗暗拉选票。获悉议和特使北上,苏尔德提出异议:媒体会问,为何一边和平谈判,同时又冒着激怒南方的危险提出废奴问题。因此会失去所有不易争取到的民主党人甚至部分共和党人的选票,为投票的所有准备,将功亏一篑,“要么是修正案,要么是联邦的和平,你不能都要。”但林肯看得更深远。能两者兼而得之么?什么是最佳时机?“你能够窥透时间播下的种子,并能说出哪粒会发芽,哪些不发芽?……时间是最好的安慰剂,”林肯意味深长地,“再给我弄到十三张选票,那些里士满的家伙还没到呢。”认准目标,耐心、坚韧,林肯要争取、创造最佳时机。
公义 公正 公平
像往常一样,今天林肯在家里举行社交聚会。这是林肯招待朋友、联系各方、了解民生的重要窗口。大儿子罗伯特为自己适龄却没入伍抱怨林肯,林肯还得面对妻子玛丽的絮叨和源源不断的悲伤。林肯夫妇曾失去两个儿子,成年的只有罗伯特。在叨叨的妻子面前,林肯常默默倾听默默承受。此时,林肯一如既往地安慰妻子,让玛丽重又振作起来,面对客人。
阻力在继续:议会上,民主党彭德尔顿、伍德威胁每一个试图支持修正案的议员;原本意向支持修正案的议员听到和谈的风声,重又开始举棋不定;比尔博等积极拉选票者也有些气馁;联邦总司令格兰特将军见了特使后致电林肯:和谈上必须有进展,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先结束战争,还是先争取修正案通过?!现在就让特使来华盛顿?如何抉择?滴答滴答,林肯倾听着钟摆声,让自己静下心来……林肯给格兰特电报:无论我对里士满特使的来访采取什么做法,请务必保持军队的战备状态。如此艰难,一发千钧,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面对电报员,身心疲惫的林肯仿佛在自言自语:知道阿基米德公式与定理么?自己没怎么念过书,但在一本借来的旧书中读过。定理的第一条:与同一事物相等的事物也彼此相等,这是数学推理的规则,它是普适的,曾经是、也将一直有效,这叫自证,不证自明。我们生而平等,从混沌初开就是这样,这种平衡它叫做公平。就是公正。这是自然法则。对,人生而平等。对,必须首先通过修正案!林肯要求将电报最后一句改为:请把先生们护送到维吉尼亚汉普顿的大河女王号上,然后原地等候我进一步的指示。万勿直抵华盛顿。
1月27日,议会辩论的日子。伍德层层设套,刺激史蒂文斯,欲使之说漏嘴。史蒂文斯记住了那天聚会上林肯和自己的谈话,有坚定的方向还要有策略。无论对方如何挑衅,史蒂文斯始终忍着,滴水不漏地阐述了人并非事事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观点。
今天,玛丽又向林肯提出不让罗伯特参军的事,并引出夫妻间为了孩子的陈年老账。天哪,狙击手、流弹、伤寒……都能杀死我们的孩子。林肯开导玛丽:我求你以人类解放而不是这么自私的眼光看问题,如果我们处心积虑扼杀了他心中油然而生的凌云壮志,罗伯特永远不会原谅我们的,我也为死去的孩子伤心,但不能那样整天悲恸,我们各人必须作出自己的决定,并且要独自承当,要忍受和坚守。玛丽终于安定下来。歇斯底里的玛丽还有女人天生直觉的一面,知道争取选票进展缓慢,提醒林肯,要落实选票,即便是苏尔德也未必办得好,这得你自己去做。林肯直接找到比尔博等人,并且根据目标人的具体情况具体落实,亲自交谈,亲自访问。林肯的人格就是磁力。谁一旦与其交流,谁便无不动容。
总统 解放者
不料共和党内部得知确实有特使北上,议论纷纷,并且直指修正案。林肯愤怒:“倘若无法消除奴隶制对我们的毒害,并结束这场瘟疫般的战争,我们就永远无法完成任何人类意义的目标。修正案正是救国救民的良药!现在,就在现在,我们已经站上了世界舞台,掌握着人类尊严的命运。为了这一刻,我们已经牺牲得太多太多。这个时刻就在现在,现在,现在!这是最困难的一件事,也是唯一的一件事!以修宪的方式来废除奴隶制,不仅会决定几百万奴隶的命运,还将会改变数以百万计尚未来到人世的黑人的命运。……还有两票没拉过来。这两票必须要得到。现在就赶紧去把他们搞定!”但怎么做?“拿出鹰的勇气来,”林肯站起身:“我是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拥有巨大的力量,你们必须给我拉到这些票。”
1月31日是修正案投票日。民主党突然发难,说里士满已派出特使来到了华盛顿,并且要求总统确认。会场顿时乱了。不行,得立刻让总统知道。比尔博等飞奔入林肯府第。林肯从容手书,让带回议会:“目前据我所知,城内没有任何议和特使。也没有这种可能。”作为律师,林肯的专业才能有力地帮助了他伟大的解放事业。
静!普天下,万籁俱静。突然,响起了钟声!那是解放的钟声;炮声!那是废除奴隶制的礼炮!终于,第十三修正案得到了三分之二多数的通过。
林肯来到大河女王号和南方特使谈判:我希望立即议和……希望南方各州能立即恢复他们在合众国的实际地位……投降……重新回到法律的框架内并获得宪法保证的权力……至于奴隶制,先生,它终结了。你们还信仰民主进程么?我们所做的一切,正是向世界昭示民主并非暴乱,人民的联邦中确实有一种伟大的无形的力量将其凝聚起来,彰显出人民在作出巨大的牺牲后仍能团结一致……我们可以停止这场流血的战争了么?
硝烟……尸体……林肯来到死寂般的战场,摘下帽子,悼念战死的军人。“一旦投降,把那些孩子送回他们家,”林肯对格兰特说,“回到他们的农场、店铺……人人皆自由,没有惩罚,我不希望有人被惩罚。”林肯是那样地疲惫、苍老。格兰特难过地:总统,这一年你老了十岁。林肯抚摸着格兰特的手背痛心地说:“我们让同胞手足相残……”“总统,我们赢得了战争,您必须带我们走出战争的阴影。”
林肯回家了,和玛丽同坐马车,享受难得的宁静。“想不想去旅行?”“我很乐意,去圣地,耶路撒冷,我梦想漫步于那座古城。”“每个人都会记得我曾经的疯狂,毁掉了你的幸福……”玛丽愧疚地说。“那样想的人不会理解的,玛丽,”林肯握着玛丽的手,宽慰妻子。看着这个为了国家操碎了心的丈夫,玛丽感叹:“当人们望着你,他们会好奇带着这样的一颗心生活,有多么艰难……”“我们必须试着快乐些,我俩都是,”林肯安慰玛丽,“我们已经凄苦太久了。”
4月,福特歌剧院,林肯被刺。15日星期六早上七点二十分,林肯去世。林肯瘦弱的身子蜷曲着,神情是那样的安然。
人们仿佛依然看见林肯在演说:如三千年前所言,今天仍要再说,“主之审判,至真至正。”不以恶待人,慈爱众生;坚持正义,因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竭尽所能,达成在我们之间及众民族之间永久的公义与和平。 田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