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三后,自我感觉总是浑身沉沉的,说不出什么缘由,有时就连风吹过也会有身体被重重一击的感觉,这或许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无形的压力吧!
近日从网上阅读到河南郑州某区某高中的高三誓师大会的口号:“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我陡得眼睛一亮,是啊!十二年的寒窗到了最后关口,每个高三学生的咽喉都会有阵痛、有哽咽、有无奈,寒冬里多少次想赖床、周末多少次想打开电视机,就连午间、课间休息又有多少次想打开电脑上网,但“高三”系在心上,只能忍痛割让。是啊!高三就像一把无形的锁,锁在每个高三学生的心上,也锁在他们的家长、老师身上。我觉得高三应该“累”“苦”“拼”“搏”,我们不但要对得起父母、老师、更要对得起自己,高考是我们无法超越的“宿命”,我们唯有精神抖擞,勇往直前般地去面对它、跨越它,才能赢得生机,获得人生坐标上的“第一桶金”……
当然,高考不是“独木桥”,高三也不是人生的末日,无论高考结果如何、高三怎么样度过,生活总得继续,生命必须延伸,唯高考而高考,唯高三而高三,我以为是一种对人生狭隘的解读,是一种对生命有偏执的曲解,更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的误导。
我觉得,我们不但应该吃得了“苦”,受得住“累”,经得起“拼”,努力去“搏”,更需要在一种正确理念指导下去完成“吃苦受累,努力拼搏”的过程,高考能获高分固然是人生的财富,不但光耀祖宗、脸上贴金、名扬四海,但在通过高考、走过高考的路程中积累下来的感受、经验、思维以及形成的理念是人终生的财富,尽管它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尽管它不如考分那样彰显夺目,但它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以积极、理性、健康的心理状态去走高三的路,去迎接高考的挑战。
我更想说:我在赞同“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口号的同时,更希望能在此口号的内涵中,能增添上“不思不悟、高三无望;不养不息、高三没戏”的延伸,我认为高三的过程是一个立体方程,任何一个点的缺失都会导致残缺和不完美,只有把“苦累拼搏”和“思悟养息”,有机地组合成“正能量”,那我们不但能享受过程,更能享受结果和结果以后更美好的空间,那是一定的。聊以自勉,也虞诚地抛砖引玉给所有高三的学友:大家好、大家高三好、大家高三以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