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年多前的一天,带孩子去参加橄榄球比赛的一个活动,快到时间了,可是我开着车在这小城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球场在哪儿。住在此地好几年了,从来没有去看过橄榄球赛,也不知道球场在何处。
一直坐在后面没说话的女儿开口了:“唉,你真是个AsianParent。”颇有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于是顿觉自己“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从此,一顶“亚洲家长”的帽子算是戴上了。“亚洲家长”,是美国社会的一种现象。
问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你觉得亚洲家长是什么样子的?”儿子的学校里印度、韩国、日本的同学很多,他的回答是:
They 1iKe to embarrass their chi1dren(他们常让孩子难堪);
They are s1ight1y naive(他们有点天真);
They exPect a11 ”A”s(他们要孩子考试都得A);
They want their chi1dren to P1ay Pi-ano,or vio1in,or both(他们要小孩弹钢琴,或者拉小提琴,或者两个都弹);
They want their chi1dren to be doctors and 1awyers(他们希望孩子成为医生和律师)。
They themse1ves are doctors and 1awyers(他们自己就是医生或律师)。
带儿子去买衣服,他试穿时一定要叫初中生的姐姐来看,帮他参谋。我说我帮你看好不好就行了。他说:“No offense(对不起),但你是亚洲家长,对中学生流行的东西不在行。”多少年来,我企图“混入”这个国家的主流社会,但是孩子都对我缺乏信任,就暴露出我离“混入主流”还差得远呢!和朋友吃饭,看到我们和别的叔叔阿姨们抢着付钱,儿子低声对我说,“Chinese are cheap and generous(中国人既节约又大方)。”后面一个词听懂了,是说大家喜欢争着付钱,前面讲节约是指什么?儿子解释说:“你租了大车,却只付了小车的钱。”原来是指昨天的事,我在网上订了辆小汽车,取车时却领到一辆大汽车。这并不是我的“过错”,但由于后来我对此津津乐道,儿子就觉得我这个“亚洲家长”比较小气,不够潇洒。
有一次正在家里介绍朋友的孩子多么好,学习出色、生活有规律等等。孩子不满意地说:“亚洲父母就是这样,拼命夸别人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我赶紧住口。
是的,我现在就是这样一个“亚洲家长”,也许,会有摘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