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散步·散记
~~~——散步·散记
~~~——散步·散记
~~~——散步·散记
~~~——散步·散记
~~~——散步·散记
~~~——散步·散记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放有度看风筝
——散步·散记
柴全经
  柴全经

  每天散步,常见文化广场南边有两位老人放风筝。从装备看,比较专业:带斗篷的三轮摩托车是他们的运载工具,上面既有一米多宽的大风筝,也有跟蝴蝶差不多的微型风筝,更多的是一尺多大的各种风筝,形状像仙鹤、鹞鹰、燕子、蜻蜓,各式各样。放风筝者手托线盘,有时把风筝放飞到千米高空,有时只让风筝在十米八米的低空盘旋,蝴蝶大小的风筝飞得就更低了。

  我曾驻足请教放风筝的老人:多大的风适合放风筝?他说,个儿大体重的风筝,需要大点的风;小风筝需要小点的风;像这个蝴蝶风筝还没有手掌心大,微微的风就可以飞起。

  噢,对风的要求因风筝而异。

  老人把风筝放高空的时候较少,时常是放到十余米高,让风筝在头上盘旋。线一紧,风筝上扬;线一松,风筝下行。就这样,放风筝者一会儿放线,一会儿收线,风筝随他在空中翩翩飘舞。不仅锻炼了脖颈、眼睛,而且全身得到了锻炼。

  据说风筝源于我国春秋时代,最先做风筝的是墨子,用料是木头。汉代,韩信令人做大风筝,装上竹哨、弓弦,在夜间飘浮到楚营上空发出凄厉的响声,以瓦解楚军士气,所谓“四面楚歌”,里面也许就有风筝效应。到了唐代,造纸已较发达,纸糊风筝渐渐进入民间。到十三世纪,意大利马克·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风筝才传到世界各地。美国人称“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英国人把中国风筝称为“中国的五大发明”。

  从风筝我想到“孔明灯”。前不久到黑龙江黑河出差,晚饭后到河边散步,人潮如织,有不少从河对面过来的俄罗斯人。其中一伙一伙的人在玩一种东西:一个竹篾制的支架上,罩着一个圆筒状的红纸罩,支架底部放置着一个蜡块,人们点燃蜡块,出现的热气渐渐把纸罩胀起,使其飘离地面,飞向天空,成了移动着的灯笼。由于我是第一次见到,向人打听,才知道这就叫孔明灯。孔明灯的特点是可以顺风自由飞翔,飘得很高很远,且有亮光闪烁,挺好看的。但孔明灯不安全,而且高飞的结果是有去无回。风筝有绳牵着,飘舞似乎受些限制,但它长远,而且遵循收放规律,舞得多姿多彩;孔明灯是挺自由,结果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长三角/专版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I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唐朝第三“李”
金融痛史不忍看
俯身拾起的花瓣
舞美绘画两不误的萧纯园
收放有度看风筝
有点遗憾
月夜(工笔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B04收放有度看风筝 2013-03-26 2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