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公布的信息,目前已有17291种动物被列入红色清单(因疾病和环境等因素而面临灭种危险的动物清单)。为此,很多动物保护组织都很担心。一些机构启动了拯救濒危动物工程,建立全世界所有动物种类档案库,与此同时,收集和储藏动物干细胞、建立动物细胞库,用于检查和分析各种动物的疾病并进行有效救护和治疗。
科学家们通过专门的冷冻技术将动物尤其是濒危动物的基因物质冷冻和保存起来。因为干细胞中有着动物的基因密码,储存着所有的遗传信息和几百万年来进化过程的结果。建立动物细胞库的途径之一是和某些动物园进行合作,很多动物园豢养着濒危动物。当一头动物不幸死去了,或者有一头小动物出生了,那么就从刚死亡动物的胰腺或者新生儿胎盘中采集细胞组织试样。试样很小,只有一个分币那么大,但每一份试样包含着几百万个活细胞,而每个细胞都具有完整的基因信息。为了保证不让宝贵的干细胞死亡,必须在4小时(最多8小时)内将试样送到实验室进行冷藏。
在实验室,把试样组织剪成小块,放入一种含酶的液体中,约一个半小时后,单个的细胞被分解出来,游离在液体中。接着将细胞充进具有营养剂的培养瓶中,把瓶放在孵化箱里1至3天,细胞很快增殖;人们于是得到越来越多的新细胞,而且在以后需要时还可以继续增殖。现在重新冷冻细胞,尽管增殖过程停止了,但细胞不会死,而是被持久地保存着。冷藏开始时,试样分多级冷却,每分钟降低1℃,直至达到零下80℃,这同样是为了保护干细胞。最后,小管子被装进充有液氮的、温度为零下196℃的超大冷却罐(为了避免搞错,每一个小管子的干细胞试样都要配上数据芯片)。在这种状态下,细胞可保存几十年至几百年,随时可以解冻取用。
目前,被储存的干细胞首先用来帮助诊断各种动物的疾病,弄清所患的疾病并设法治愈,这对拯救濒危动物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干细胞库对生物技术也有重要作用,许多动物体具有医疗上的特性,比如某些蛙类分泌的毒素可制作止痛剂。有了细胞库,动物细胞可以培养、分析和详细研究,而且很多实验不必再用动物活体来做。再者,为今后禽流感病毒及对付手段的研究也创造了基础条件。
有人问,干细胞库中冷藏的细胞以后是否可用来克隆已经灭种的动物。对此,科学家们明确表示,他们的研究从来没有考虑到克隆,保护环境和保持大自然的多物种状态是最高原则。再说,孤单克隆的动物是无法在野外经历和学会对生命至关重要的行为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