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认为,暂时的反周期政策造成的“国进民退”现象,等经济恢复到正常,就可解除或缓解。“比如说‘国进民退’,并不是说中国政府想逆原来市场改革的方向而行。2008年后出现全球金融经济危机,面临巨大的失业压力,政府必须推行反周期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要上大项目,就需要有能力的大企业承接项目,但大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因此这一时期国企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提高。这些大项目建成以后,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比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建设,可以显著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
房价为何“十年九调”仍无效
四万亿积极财政政策出台,当中三分之二属于银行贷款。这其中存在管理不善的地方。在中国,用银行的贷款会创造银行的存款,银行的存款又会变成银行的贷款。他举例,一个项目需要1亿元,每年2500万元,第一年只需付2500万银行贷款利息,其他7500万是承诺金。但是现在1亿元一下子拨付给企业,企业有了贷款变成银行存款,银行又把这个存款贷了出去,滚来滚去造成现在银行业的利润是所有行业最高的。“如果我是企业,贷1亿元就必须付全部利息,首年使用2500万元,折合下来利息将近24%。怎么办?只有先短炒一部分,房地产是最好的方式。大企业拿到钱就是刚才讲的方式,不搞房地产才怪。”
双轨制保留了很多扭曲
就收入分配跟腐败的问题,林教授一针见血地批评说,这相当大程度上是因为改革不到位。我国走的是双轨制渐进式改革道路,保证了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但双轨制保留了很多扭曲,比如存款利息被压得过低。大企业能以很低的价格拿到钱,而中低收入的储蓄者等于在补贴大企业。还有一些服务行业存在垄断。既然保留扭曲,就会造成很多寻租行为。
治污染有规定但执行不力
目前我国制造业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碳排放和粉尘较多。现在控制污染排放技术比三五十年前进步多了。烟囱应该装过滤装置,规定是有,但是执行不力。“如果真能控制,虽然污染在现阶段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应该会好很多。这就牵涉到在执行上是不是真的落实到位了。”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