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8: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到哪里去养老
  ◆ 王晓玉

  两年前去美国看女儿,参加了他们几个中国留学生的一次聚餐。席间一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国的,属于较年长者,谈起了自家的老父。他说他老爹前两年还总能来这里看看玩玩,可是现在中风了,走不动了,只好由他每年来回地飞,耗了钱支持航空业且不说,自己心里还总是放不下那份牵挂,真是累啊。闻之者均动容,因为他们的父母,也都老了,其中大部分,还都在国内。于是那位年长者就说,怎么样,我们合资建个养老院吧,建在“人间天堂”,苏州杭州都行,专收我们这些人的爹妈,先由王老师(就是我)回去后看看哪里有地皮,我们这里则做个建院方案,大家看如何?众人点头称是,我不知天高地厚,也热烈地呼应了。

  秀才议事,基本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买地建院,谈何容易?这个有关民生的先进创意,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有不少老爹老妈跟了过去,打算在那块地方由自己的亲儿亲女养老送终。一些又孝顺又能干的子女,为老人申领了“绿卡”,于是过上了一家三代同堂的团圆日子。我认识一对夫妇,现年七十有余,随女儿已有十个年头。那女儿不但因事业有成而购下了一处豪宅,三代人各居其室,其乐融融,而且她还精通美国各项政策,为了让老人们有一定的自主空间,竟然还在离家不远的公寓里,为他们租下了一套“廉租房”。近年还把一个终身未嫁的老姨也接了出去,老爹老妈打麻将于是就多了一个“搭子”。这几个老人,将生活安排得挺充实,除了做做家务,管管孩子,还常去附近的健身房,有计划有步骤地锻练减肥,每周还去唐人街唱歌跳舞。他们明摆着是安营扎寨,下决心终老于域外彼岸了。

  不过,中国人的“叶落归根”观念,根深蒂固。愈到老了,愈眷念故土。许多随子女出去的,刚开始还像小学生去春游般很有点新鲜感,日子长了,却愈来愈有地域隔离感,清楚意识到自己并不属于那片土地,而回忆起当年岁月和家乡故园时则充满了美丽温馨,渐渐滋生起返国归乡的愿望。我有一个亲戚,二十年前去美国帮女儿带孩子,后来就取得了“永久居留权”。小家伙长大后独立离家了,他空闲了,也老了,因深感那地方的蔬菜品种太不合自家胃口,所以在女儿的住房园子里垦了一小块地,勤奋耕耘,种下了冬瓜、扁豆、叶芹、丝瓜等等。他收获甚丰,冬瓜每只百多斤,丝瓜结成后可遍送左邻右舍。不料前不久收到了社区管理机构的一张“ticket”,翻成中文的意思是“告知书”,其实就是那种我们在国内如果不当停车就会由警察粘到你车窗上来的黄黄的罚单,说是已有人检举揭发,他在花园里种菜,那是影响了整个社区的环境美化,因此是不能允许的,要他立即自行清理,改种花草。他十分地郁闷,春节时回国探亲访友,愤愤地说是那美帝的地方没自由,还是回国来养老算了。他说到做到,已经在近郊地段寻觅住房了。

  到底到哪里去养老,这是摆在许多送了孩子出国而自己已垂垂老矣的老爹妈面前的问题。中国人特讲究“养儿防老”、“老有所靠”,如今还把孩子外出者称为“空巢老人”,所以总是弄得自己独立过日子的老头老太忧心忡忡,好像返老还童而成了没爹娘没人照应的孩子似的。其实,跟不跟儿女出去,只是个选择,与养老生活的质量,并不一定有很大的关系。我的一位老师,三个孩子均在国外,她轮番地去住过,但如今白发苍苍了还是回来了,虽然独居于陋室,但过得神清气闲,十分地淡定安逸。每每我们一些老同学聚会,她都参加,看着我们欢歌笑语,她的脸上浮出慈母般的笑容,一样的幸福满足。还有一位老先生,我所在学校的文学教授,孩子在澳大利亚,也出去住过一阵子,但最终还是回来了。他会创作,懂翻译,返国后努力笔耕,佳作连连推出,成了我们上海文坛的一员骁勇老将。如此养老,岂不快哉!

  (这是“域外一脉”的结束篇,希望王晓玉老师能够以今后的新素材继续给本刊写稿——编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第A17版: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公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时事热议 /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 /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要闻解读
   第B04版:世经经纬/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证券指南/金融超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证券指南/金融超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2版: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4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家装之窗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2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广告
   第C04版:妆容
   第C05版:新尚
   第C06版:名表
   第C07版:现场
   第C08版:星潮
他们到哪里去养老
楼道堆物不可取
爱上有洁癖的女人
一个女白领的生活观
想飞翔
爱的距离
写给所有女性朋友
“一根筋”母女
新民晚报女性世界/家庭周刊B18他们到哪里去养老 2013-04-12 2 2013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