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的这枚“上海市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工程纪念章”,铝合金质,近似椭圆形,最大直径2.8厘米。其正面图案为:上方雕刻着一面象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鲜艳的红旗。在红旗的背景下,耸立着一座正在工作的塔式大吊车。大吊车左侧是已经竣工的高楼,右侧是高压电线输电钢架和正在施工建设中的楼房。下方用阳文草体字镌刻着“人定胜天”四个大字,表明了我国人民夺取唐山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坚强意志。其背面用阳文黑体字镌刻着“上海市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工程纪念”十五个大字,并刻着“1976.10—1977.9”的数字,标明了上海市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工程的具体时间。
这枚纪念章制作的时代背景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强烈地震,地震灾害之剧,损失之重,震惊中外。震后曾有外电报道,唐山如同意大利名城庞贝一样,“从地球上消失了”。然而,“唐山不愧为华夏之灵土,人民不愧为燕赵之英杰”。面对巨大灾难,唐山人民奋起自救、匍匐相继,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无私支援下,用自己的英勇行为,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人间壮歌。唐山并没有从地球上消失,而是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于祖国的渤海之滨!在唐山人民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调动全国力量支援灾区,使唐山人民顺利度过了震后最艰难的日子。在恢复建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精心指导制定唐山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从建设投资、物资供应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唐山人民重建家园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唐山人民最危难的时刻,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对唐山抗震救灾给予了无私援助。地震发生后,祖国各地迅速派出283个医疗队、2万多名医护人员、3万多名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奔赴抗震救灾前线,近百万吨救灾物资从四面八方运抵唐山,16个省市承担了10万多名伤员的救治任务。全国各地派出的1300多名专业防疫人员,顶烈日、冒酷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疫消毒,创造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为了支援唐山重建家园,全国各地10万建筑大军在一片废墟上摆开了重建新唐山的战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对唐山始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一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这枚“上海市参加唐山抗震救灾工程纪念章”,描绘的是全国各地建筑大军重建新唐山的壮观场面,彰显了我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这种伟大精神,在今天必将激励我国人民夺取四川芦山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