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重本”为谁出版
吕歌高今
  吕歌高今  日前,某处举办书市,大厅里摆满图书,古今中外的名著琳琅满目。这些图书大多为精装本、大开本、豪华版,大的比方凳面还宽、比城墙砖还厚,双手捧着沉甸甸的。不由发出疑问:这样的图书,让人怎么读啊?

  这样的图书,坐在沙发上读,不行——手里拿不住;靠在床上读,不行——压得你肚子痛;外出读,更不行——别说口袋放不下,书的分量也成了累赘。我们好以“手不释卷”来形容好读书的人,现在不行了——好读者的手是拿不住这样的“卷”的。

  这种“厚重本”唯一的读法是:把书放在书桌上,正襟危坐地去读。这样读书,坐它个一两小时,还可以;时间长些,则难耐了。在今天快节奏的时代,谁有这样的条件、时间与心境,去读这劳什子呢?只好不读了也罢!

  想当年,上世纪6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分四册,鲁迅杂文每本也只有几十页,阅读与携带都非常方便。而如今新版的《红楼梦》成了厚厚一本,有的出版社甚至把四大名著合订在一起,厚重得简直邪乎。莫言的作品,明明是一本一本分别出版的,现在也装订在一起,成了“厚重本”。这样的书你能随意翻阅吗?能“手不释卷”吗?

  我怀念那个方便读书的年代,《青春之歌》《保卫延安》《红岩》《红日》《红旗谱》《三里湾》等名著,开本都不大、纸张都不厚、字排得满满的,有多好啊!出版社为读者方便与节约着想,还出了简装本,价格只有原价的一半。

  其他文学名著也出简装本,出版社专门出版“文学小丛书”,甚至5角钱一本的“五角丛书”。价廉物美的图书,深受读者欢迎,爱书人外出时口袋里常常放着本书。读书盛行,是当年的世风。

  如今出版社为什么纷纷推出“厚重本”呢?想来想去想不明白,只能认为出版社出这种书不是为了读书人,只是为了某些人“收藏”(装饰)的需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四川芦山地震特别报道
   第A07版:评论·专栏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13版:农夫山泉公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法治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早间点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 国际新闻
   第A24版:国际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体育新闻
   第A31版:体育新闻
   第A3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 /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在芝加哥转机
“厚重本”为谁出版
即将逝去的风景
紫色疑云
今宵灯谜
建设“空中森林”
专家鉴古董
挑菜之“挑”
慢跑十圈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厚重本”为谁出版 2013-04-27 2 2013年04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