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楼市又被一条消息点燃: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8个房价环比上涨,其中,上海涨幅全国最高。
上海楼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房价还会持续上行吗?昨日,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和上海财经大学联合发布的《上海市商品住房价格指数一季度报告》正式出炉,这份报告由民间智库“乐智研究院”承担市场调查、数据分析与报告撰写,全面、清晰地呈现出了今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上海楼市供需两旺的火热场面,并对后市做出了预判。
“政策空窗期”恐慌入市
一季度新房市场量价齐升
去年年底不少业内专家预测,今年房地产市场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但没有想到,这一次到来的不是“小阳春”而是“大阳春”。
工行上海财大新建住房价格指数的监测结果显示,一季度上海新建住房市场供需两旺,尤其是3月份,因为新一轮调控已经开启、上海细则尚未颁布,正处于政策“空窗期”,买卖双方对后市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强,加上部分刚需盘又小幅提价,使得一些买房人开始恐慌入市。
在买卖双方的合围下,3月上海市新建住房供应量和成交量分别达到了132.89万平方米和153.82万平方米,环比2月分别上涨了533%和190%,同比也都上涨了九成以上,供求量均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
由于“新国五条”中明确对于二套房购房将适时采取提高首付、调高利率的去投资化手段,导致一季度改善型需求在上海表现抢眼。去年四季度上海新建住房成交主力面积段为70-90平方米,而今年一季度的成交主力面积段则为90-120平方米,120平方米以上面积段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加,而适合刚需置业的较小面积段成交占比则显著缩小。
抢搭政策“末班车”
二手房一个月卖出半年的量
据工行上海财大新建住房价格指数监测,今年3月上海二手住房共成交约6.75万套,环比2月上涨3.65倍,创下历史新高。
一个月的时间就透支了半年的需求量,3月份上海二手房市场之所以会出现少有的、非理性的购房高峰,是由于上海细则尚未出台,在20%个人所得税是否会征收、何时征收等都不确定的政策预期下,上家担心重税作用下价格下行,下家担心个税最终仍转嫁房价,于是买卖双方抢着追赶政策“末班车”,买卖双方交易加速,二手房的交易周期大幅缩短。
“国五条”细则落地
楼市步入政策过渡期
3月的成交热潮过后,4月份的上海楼市将会上演怎样的命运?报告指出,在焦灼等待了一个月后,3月30日上海版“国五条”细则终于出台,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上海楼市步入了政策过渡期。
上海版细则确定了今年房价调控目标,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适时调整第二套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二手房交易严格按照转让所得20%征收个人所得税等。之后,上海税务局又公布“满五年唯一”房产,免征个人所得税。
纵观后市,工行上海财大新建住房价格指数判断,随着地方细则的落地,20%个人所得税一旦正式实施,在短期内势必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重回冷静与思考期。预计新建住房市场受政策影响不大,全年仍将较为平稳;二手住房市场则可能进入冰冻期,半年内成交量会大幅回落,后市二手房价出现明显涨幅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