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从投资新导演“处女作”看民营影业公司发展(1)
~~~——从投资新导演“处女作”看民营影业公司发展(1)
~~~——从投资新导演“处女作”看民营影业公司发展(1)
~~~——从投资新导演“处女作”看民营影业公司发展(1)
~~~——从投资新导演“处女作”看民营影业公司发展(1)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光线”照亮的地方
——从投资新导演“处女作”看民营影业公司发展(1)
张艺 王思齐
■ 光线传媒CEO王长田 图 TP
  《致我们终将消逝的青春》《中国合伙人》以及之前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票房奇迹让其投资和发行方光线传媒从幕后走向台前。半年来,光线传媒成功创造这样一种现象:但凡其参与投资或发行,就得到了票房的保证。有人说,这是光线摊上了好时候,导致“逆袭”,而光线传媒CEO王长田则用听上去更为骄傲的语气说:“我们一直很努力,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

  憋屈 被称“烂片公司”

  从一开始以电视业务为主的综合性民营传媒娱乐公司,到如今能在电影业内和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三足鼎立,光线传媒的电影之路并非从一开始就一帆风顺。王长田也承认,“前些年是我们在进入电影行业之后必须付出的代价”。

  作为一家商业机构,商业成功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没法生存也就谈不上其他的理想。光线传媒一开始进入影市的时候,以香港的导演、香港的影片和香港的公司为主,投资小、接地气,这在当时看来或许是一个相对正确的选择。但从《伤城》《铁三角》到后来的《蝴蝶飞》《深海寻人》《家有喜事》,说来也巧,几乎每部影片的票房都不尽如人意。坊间也曾拿此开过玩笑,认为光线“缺心眼儿”,什么条件的影片都接,是一家“烂片公司”。“你面临的是电影这样一种精神产品,社会对你的评价会让你非常被动。”王长田说,“事实上每一家公司都有一大堆的烂片,但他们有代表性的产品,就老拿这个说事儿,把缺点给掩盖了。”而他也承认,在《泰囧》之前,光线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还没有票房超过2个亿的。“没有成绩,所以别人骂你的时候你没法反驳,这个心里特别憋屈。”

  改变 “光线”也能转折

  从去年开始,光线传媒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他们开始投资新人导演的影片,并用精准的目光看好一系列商业题材,用自己在影业中的影响力进行资源整合,用更高的电影制作标准和超凡的营销手段,把这些影片的商业潜能挖掘、发挥到极致。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今年的《泰囧》,徐峥的这部处女作为国产片带来了太多的“第一次”,让业界称其为中国电影的一个转折点。而在王长田的眼中,这何尝不是光线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对光线影业来讲,虽然此前发行了近40部影片,但是没有一部能像《泰囧》这样给他们带来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对于光线传媒来说,管理层面上的分歧和矛盾并不是最主要的,公司此前遇到的是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制作行业一下陷入了低谷。而对于王长田来说,或许行情不好还没那么难以忍受,但观众责骂、媒体嘲笑,以及整个业界的看不起,才是对他刺激最大的。“大家都说你,你总不能跟社会去较劲吧?所以重点就是你要有东西做出来。”电影无需完美,但一定要有代表性,能获得大多数观众及业界的认可和尊重,这是光线这两年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引导 发掘新生力量

  《泰囧》《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影片带动了全社会的观影热潮,在《泰囧》上映之前,国内常规的电影观众在2700万左右,《泰囧》的总观影人数是3900多万。这1000多万新观众里,包括了中老年观众,包括了三四线以下城市的观众,他们正是中国电影目前总票房增长的动力所在。

  电影环境的改变,其中包括电影市场扩大、观众人数的增加,以及好莱坞进口影片份额的不断增加,对包括光线在内的综合性民营电影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他们所投影片类型、题材的选择,导演、演员的选择,以及对电影营销、发行的市场化、本地化,要求分类更细化,效率也更高。

  王长田认为:光线正是在大环境下抓住了中国电影更新换代的契机,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新导演在崛起,中青代导演在转型,大导演在寻求突破,光线提前抓住了这个发展特点,投资拍摄了10部新导演的‘处女作’。目前看来,投资回报率很好。”

  本报记者 张艺 实习生 王思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专题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聚焦“光线”照亮的地方
韩红颠覆“晚会咖” 晓明阐述“二”宣言 李玟被咏“脸儿红” 伟忠扮演“理性刀”
《中国星力量》“诱饵”:影视剧角色
今晚电视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1聚焦“光线”照亮的地方 2013-05-25 2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