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黄山归来,久久不能忘怀的,是那一株株顽强地生长在岩石缝里,迎着一代又一代的历史风雨,始终坚韧不拔、生机勃勃的黄山松。它给人启示,给人鼓舞,给艰难跋涉在人生旅程上的人们以勇气和力量。它是一个富含人生哲理的象征。
面对着黄山松,我不由得想起一个与黄山松密切有关的人:已故绘画大师刘海粟,他是我国著名艺术家之一。我不懂绘画艺术,但我十分佩服他在艺术上毕生孜孜追求、顽强探索的精神。大师在晚年不辞辛劳,十上黄山观察黄山松奥秘之举,在美术界曾传为美谈。
大师进入耄耋之年,依然身体健朗,作画不止。有人问他,你90多岁高龄了,何以精力仍如此充沛?他说,他的健康秘诀就是“器量大,与人为善,不勾心斗角,不计较名利”。我们知道,在1957年那场政治运动里,大师曾受到不公正对待,包括他卓越的艺术成就,也横遭某些人的胡乱诋毁。他是怎么对待这种不公的呢?他对人说:“我一向被人骂,不要怕骂,你看庭院里的松树不好看,在黄山上长的松树不同,有压力长得就美,压力越大,姿态就越美啊,庭院里培养不出伟大的东西。”
人生在世,完全没有挨过骂的人大概很少。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里,经常是挨骂的对象。到了十年动乱时,更被骂为“臭老九”,简直是一无可取了。当然,真理是骂不倒的。许多人在骂声中得到了锻炼,擦亮了眼睛,增长了才智。就像生长在山巅上的黄山松,经过一场场风雨的洗礼变得更加枝繁叶茂,俊俏挺拔。
古人曰:“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这话是富有哲理的。为人宽宏厚道,不戚戚于个人名利,心情愉悦,既有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团结同事与朋友,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归根到底,有利于人民的事业。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和谐与宽容,是至为重要的。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就是说,对那些千夫所指的贪污受贿、横行不法的坏人,是不能讲宽容的,不但要骂(即声讨),更要绳之以法。但对“孺子”,即人民群众,则必须放下架子,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要关怀劳苦大众,关怀广大知识分子,信任他们,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要心悦诚服地“甘为孺子牛”。
改革开放以来,春回大地,社会走上了欣欣向荣的发展大道,“知识就是力量”成了共识。科技、文化等领域百花绽放,对祖国的复兴作出了举世震惊的贡献。生活证明,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一支热爱祖国、富有创造精神的可信赖的队伍。
多难兴邦,多难也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