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工程大与600余家企业合建实习基地~~~
上海工程大与600余家企业合建实习基地~~~
上海工程大与600余家企业合建实习基地~~~
上海工程大与600余家企业合建实习基地~~~
上海工程大与600余家企业合建实习基地~~~
上海工程大与600余家企业合建实习基地~~~
上海工程大与600余家企业合建实习基地~~~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工程大与600余家企业合建实习基地
六成多在校生“预就业”长才干
张炯强
  前天下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大学生招聘会。260家企业走进校园,带来4300余个岗位,不过,此次招聘会的招聘对象不再是大四学生,而是在校一至三年级学生,他们将在暑假期间来到这些企业进行6至8周的实习。

  在工程大,每年举办的这个招聘会被称之为“预就业”。今年“预就业”招聘会规模超过历届,吸引了10000余名学生前来应聘。

  大一学生“试水”面试

  “你准备要多少收入”“英语水平如何”……许多工程大的大一学生已经开始面对企业面试官的提问。很多人以为,就业、招聘是大四毕业生的任务,而负责此次招聘会的工程大学生处处长徐阳认为,如果有机会提前让学生在职场中“试水”,就能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和招聘的过程。学生通过“预就业”,开始在市场中学习生存、搏击的本领,缩短了学生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进程。

  工程大管理学院大一学生小王同学说:“虽然现在才大一,但还是想提早了解一下就业市场。经过一番了解后,由于缺乏面试、工作的经验,我发现找工作还是挺有难度的。学校的预就业工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提前了解就业过程,为今后打下基础。”徐阳说,低年级的大学生提前走进人才市场,掌握就业动态,可以较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学校的“预就业工程”就是为学生创造的这样一个平台。

  “预就业”获取经验值

  对于“预就业”的好处,感受最多的是今年工程大的大四毕业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黄顺,去年11月与上汽集团所属的一家中美合资企业签了约。他说自己在大三的那个暑假,也参加过“预就业”招聘会。当时经过投递简历、面试,进入一家制作机器人手臂的德国企业,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这次实习经历让黄顺积累了很多专业知识,了解了企业的运作流程。后来在招聘会上,黄顺面对企业提问,侃侃而谈,应对自如,在企业一线的动手经验更让用人单位青睐,因此早早地就和企业签了四联单,黄顺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预就业’为我们创造了难得的就业条件。”

  超四成最终实现真就业

  据统计,工程大有64.4%的在校学生参加定岗与半定岗工作,有近66%的学生在工作学期获得报酬,全校有95%以上的教师放弃暑期休息积极投入“预就业”工作。工程大的“预就业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与600余家企业建立了“预就业工程”基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充分就业奠定了扎实基础。学校每年有40%以上的毕业生被“预就业”基地单位录用。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专题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六成多在校生“预就业”长才干
微创手术让胖子的胃变小
上海高职生获“黄铅笔奖”
几年后申城小学或难觅男校长
南瓜快熟了
轨交站纳入病媒监测范围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5六成多在校生“预就业”长才干 2013-05-25 2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