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莱坞3D转制片
墙内开花,墙外香
张艺
■ 3D《泰坦尼克号》剧照图TP
  一部分北美本土“消化不良”的3D转制大片,在中国市场斩获颇丰。花费1800万美元重新制作的3D《泰坦尼克号》在中国获得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益率900%。

  在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3D》来中国后1年,经典惊悚片《侏罗纪公园3D》也将于本月中旬登陆内地大银幕。花费了1800万美元重新制作的《泰坦尼克号3D》,在中国市场获得了1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收益率900%。而这次的《侏罗纪公园3D》是否能续写票房神话?中国观众为何对于3D转制影片趋之若鹜?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资深影迷和专业人士。

  中国观众买账

  自在北美收获不俗票房的《狮子王3D》之后,好莱坞转制3D影片让观众找到了银幕重温名片的一种方式,而自3D《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创造了10亿元多人民币的票房奇迹之后,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3D转制影片狂潮便一发不可收拾:3D《壮志凌云》已于今年6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重映;《终结者》系列、《指环王》系列、《三百斯巴达勇士》等经典都将要3D转制,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向中国;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3D转制版即将于本月上映;而卡通片巨头迪士尼公司更是不甘示弱,一系列经典动画电影如《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小鹿斑比》等都已经或正在进行3D化制作……

  台湾资深电影人范琪斐表示,近年来,好莱坞经典大片的3D转制版本越来越难博得北美观众的欢心, 3D《2012》、3D《壮志凌云》等在北美市场的口碑与票房都并未达到预期,但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却依然亮眼。中国市场正在成为一部分在北美本土消化不佳的好莱坞3D转制大片的海外乐土,无论它们的特效是否如海报上那么炫目,中国观众始终乐于埋单。

  “迷恋”成因复杂

  中国观众为何如此“迷恋”好莱坞的3D转制影片?业内人士分析称个中原因很复杂。

  曾经担任台湾某电影公司市场部经理的Ami小姐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电影市场面临的进口片限额,导致观众对好莱坞大片有着一种盲目的“好奇感”和“追随感”,“拿今年8月份来说,上映的30部影片中只有2部好莱坞电影,还有2部来自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进口影片。中国有句俗话叫‘物以稀为贵’,观众会因此选择看进口片也不足为奇。”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旭光认为,对比国产电影在3D转制技术上存在的瓶颈,国外3D转制技术较国内领先很多,在亮度、清晰度的处理方面优势明显,视觉效果更独特。“很多国产片在拍摄的时候就少有《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这样的震撼,也缺乏特别突出的视觉效果,即使跟风修复3D版,也不可能取得类似的票房成功”。

  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简·爱》“跳着芭蕾”回伦敦
唱起《我在施工现场送炸鸡》
好莱坞3D转制片 墙内开花,墙外香
塑造“理想主义危机”
《钱汉东散文随笔选》 毛笔签售
一周看点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1好莱坞3D转制片
墙内开花,墙外香
2013-08-12 2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