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建议】
冬天时,南方球队的主场多进行几场比赛,夏天时,北方球队的主场多进行几场比赛,合理调整一下主客场便能解决,就看足协愿意不愿意动点脑子,有所作为呢!
这个夏天,注定将以一种刻骨铭心的方式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对中超、中甲赛场的职业球员来说更是如此。
预警从橙色到红色,气温从35℃到40℃,最近两周,地球仿佛进入到了“烧烤模式”。按常理,如此天气下一切室外作业都该停止,球员却依然还要在球场上不停奔跑90分钟。
这一场史无前例的热,也引出一个老话题:国内联赛的赛程是不是应该考虑调整,以避开残酷的高温天?如果说之前还可以无动于衷,随着越来越热的夏天不可避免,联赛管理者不能再对此熟视无睹。中国足协,难道你不怕热吗?
现状
“这比非洲还要热”
上海的热,究竟到了什么程度?网上流传一个段子:“我不是非洲人,我是被晒黑的上海人。”
效力于上港集团队的黑人外援阿多,来自非洲加纳。联赛紧锣密鼓,球队的训练自然也一天不能含糊。即便身在相对凉爽的崇明岛内,阿多也感受到了这份滚烫。“今年上海的天气是一个很大的麻烦。这个时候在我的老家加纳,也就是15摄氏度左右。”接受记者采访时,他颇为无奈,“加纳最热的时候是2月,但最高也只有34摄氏度左右。上海最近的气温有40摄氏度,太不可思议了,比非洲还要热。”
上港队二次转会中引进的另一名澳大利亚外援麦克布莱恩,初来乍到,也被上海的高温吓坏。“我只有9岁时经历过这样高温的场面,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天气,非常不适合再踢球。”
8月1日,在杭州出现了如此惊险一幕:一场预备队比赛,竟然9人中暑!39摄氏度的杭州,预备队联赛仍然被安排在上午进行。烈日当空下,天津泰达的球员一个接一个倒下,其中的两人甚至需要医护人员现场抢救。最终泰达队因为无法凑齐上场人数,比赛被迫取消。回到天津后,9名中暑者被集体送到医院输液治疗。
如果,现在去问各家俱乐部球员的最大愿望,恐怕他们无一例外会回答一句:这么热的天,比赛能停停吗?
危害
“别等死人才重视”
泰达预备队集体中暑的“惨案”并非个例,只是程度轻重而已。天气热,地面温度还要更高,被看台所包围的球场更像一个大蒸笼。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90分钟的剧烈运动,无异于挑战人体极限。
高温天比赛的最大危害,是对球员身体健康的严重损伤。尽管职业球员长期训练,体能和耐力都要超出普通人,但在动辄接近40摄氏度的温度中持续高强度奔跑,恐怕只有“铁人”才能不受影响。更可怕的是,即便现在不出问题,但过度透支对球员日后的健康必定会有伤害,将缩短职业生涯甚至寿命。
不难发现,最近三轮中超联赛,场上球员出状况明显增多。轻则喘气抽筋,重则呕吐晕倒。这也让许多圈内人士担心:“足协真应该注意这些情况,别等到跑死人的一天才重视,那就晚了!”
同样受影响的,是联赛的质量和观赏度。体力消耗过大的后果,就是场上的节奏变慢、跑动减少,到最后往往演变成长传冲吊,皮球在天上飞来飞去。一名教练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这样的天气踢球,还比什么技战术、比什么配合,最后比的就是谁能拼、谁能跑,哪还有一点技术含量!”
不得不提的是,酷暑天气同样是球迷的“敌人”。从申花、申鑫和上港最近的上座率来看,本来就不算很多的观众变得更少。大家宁愿窝在家里孵空调、吃西瓜,有多少人愿意跑到球场来蒸桑拿,出一身大汗?
建议
“该考虑改变赛程”
天气对比赛的不利影响,谁都清楚。但如果只是喊一喊,没有相应的措施,都是空谈。有什么可行的办法来解决?
有人建议,球场都该装上地暖系统,并强制作为中超俱乐部准入门槛之一。这样一来,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北方地区,即便下雪也能比赛。实际上,虹口足球场就曾有过地暖,后来在对场地进行翻修时,却把它给拆了,原因也很简单:用起来费用不菲。虹口足球场工作人员鲁妙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装个地暖,投入要近百万元。就算有,一场比赛用的话,开销也要好几万。15万元的场租费已经让俱乐部叫苦了,再加谁愿意?可以说,地暖即便造得起,也用不起。”应该说,地暖虽贵,但相比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外援费用,这钱也不是出不起,最大的障碍是——在俱乐部普遍对球场不具有产权的情况下,有谁愿意出这笔“冤枉钱”?
还有人半开玩笑地建议,如果气温达到一定极限,比如36摄氏度以上,各队的换人名额应该增加一倍——以前只能换3个,现在可以允许换6个。“这样也能减轻球员的负担。”
但说来说去,这些办法的可操作性都不算强。综合各种因素,最靠谱的恐怕只有这一条:学习几大欧洲联赛,实行跨年度赛程,增加冬歇期和夏季休战。
中超联赛一般是从3月初打到11月初,其间除了为国家队和重大赛事让路之外,几乎不暂停。而西甲、德甲和意甲一般都是从8月中旬开打、第二年6月初结束,在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的1月中旬,都有半个月左右的停赛。最炎热的6月、7月,球员基本都在海滨度假。可见,这样的赛程充分避开了天气对比赛的不利影响。
当然,在国内实行跨年度赛程,有一定的难度。中国幅员辽阔,面积相当于十几个欧洲国家,而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1月、2月的北方,可能还是冰天雪地,无论天气还是场地,都不适合比赛。但这并非没有办法解决,用一名资深圈内人士的话来说,“其实只要足协在编排赛程时,多费一下工夫就可以了。冬天时,南方的球队多放几个主场;夏天时,北方球队再多放几个主场。合理调整一下主客场便能解决,就看足协愿意不愿意费点脑子。”
将来的夏天,很可能会越来越热。眼睁睁看着球员在场上备受煎熬,足协是不是应该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