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原本同根
两岸四地,艺术联手的创意,酝酿已久。从2009年起,市文广局就与台北市文化局建立了合作机制,在两城不断的互动中,与澳门、台湾在艺术上携手的计划也摆上议事日程。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认为,沪港澳台两岸四地,文化原本同根,为什么不能在艺术上共融,从而形成良性的长期互动机制呢?“在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希望艺术节能成为四地文化发展的先锋和推手。”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艺术总监刘文国表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要向世界推荐的是植根中国传统的作品。”
艺术需要共融
北京导演田沁鑫的话剧《青蛇》是两城艺术节的首部委约作品,她认为,艺术本身的特性就是在体现多样化的同时,给予彼此共融的契机,这样才能孕育出在最大范围内受大多数人欢迎的佳作。
在香港推介会上,上海国际艺术节与香港艺术节联合宣布,台湾当代传奇剧场的《水浒3》将成为下一部两节共同委约的作品。这部跨界京剧与当代艺术的剧目的前两部,获得了年轻观众的追捧。该剧由台湾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当代传奇剧场”创始人吴兴国主演,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编剧,音乐人周华健担纲作曲。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何嘉坤表示:“香港与上海的艺术节共同点很多,未来随着两地更密切的发展,交流空间会越来越大。”
孵化注重青年
与上海国际艺术节“同龄”的台北艺术节除了在舞台表演上深入合作之外,对青年艺术家也相当关注。香港艺术节节目副总监苏国云,也成为去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的顾问。而澳门设计与创意产业闻名世界,拥有众多创意设计的青年人才。上海国际艺术节与澳门国际艺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的合作中希望吸引更多澳门的青年创意人才参与。同时,沪港澳台四地艺术节计划通过轮流举办“青年艺术家项目孵化会”,以交流演出、工作坊等形式推动青年艺术人才的脱颖而出。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