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否认,中国棋手中最“配”与李昌镐交手的仍然是常昊。听常昊诉说他与“石佛”的十六载恩怨。两个年过而立的男人,在棋盘上奉献了无数名局,而在棋盘外,则联手书就了一段友情的佳话。
一生的对手
“常昊李昌镐的比赛,总能拥有最高的关注度,这几乎已成了棋界的传统。李昌镐与常昊的横空出世,适时地舒缓了棋迷们对偶像的渴盼。”有资深围棋评论家如此评价。
16年前,22岁的李昌镐在中韩天元赛中第一次碰到了比他小一岁的常昊,中韩围棋界领军人物的争斗就此拉开。直至今日,常昊依然能清晰回忆起当日的情景。“他非常沉静,坐在那里,整个人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尽管年龄相差不多,但彼时,李昌镐已连夺五个世界冠军,俨然“世界第一人”。而常昊则刚刚拿下自己第一个冠军头衔“天元”,被视为新一代中国“领军人物”。“那时,他的名气远在我之上,我抱着挑战的心态去冲击,对胜负倒也没有太多期待。”
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那次比赛的结果并非一面倒的惨烈:常昊1比2败北———事实上,在决胜局中,常昊一度还有机会翻盘。
棋局结束的一幕至今让常昊难忘,第一个走进对局室的人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两人都在棋盘前默默地坐着,空气好像凝固了一般。足足两分钟后,常昊抬起头,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艰难地说道‘复一下盘,好吗’?”意义非凡的首战,开启了常李长达十年的争霸。“很多人说同李昌镐出生在一个时代是一种悲哀,我曾经也这样认为,但现在不了。”常昊说,他更愿意将李昌镐看作一生的朋友。
1998年富士通杯决赛,处于上升期的常昊连胜强手,首次打入世界大赛决赛,和他争冠的正是李昌镐。8月1日的这盘棋,常昊终局前一刻还是优势,后来他也说“只要跟着李昌镐下就赢了”,担任电视解说的老聂更是迫不及待地宣布常昊获胜,但就在终局前一刻,常昊鬼使神差的,竟然没占1目官子,而鬼使神差地走了一手“单官”,最终惜败。
直至今日,常昊还会常常想起当日的情景。甚至就在几天前,同样的8月1日,他再一次摆出当年的棋局,重温了当时的感受。
或许是这次的打击对常昊太大,他的心态有了微妙的变化。“找不到对方的弱点,怎么下怎么输,反而更着急了。”随后三年,常李9度交手,常未获一胜,累计12连败。从1998年起,李昌镐独舞棋坛,一个人竟获得了17项世界冠军,超过中日世界冠军总和;而在这场比赛丢掉自信的常昊,则一次次收获惜败与眼泪。在本报主办的中韩天元对抗赛头4届,他4次负于李昌镐屈居亚军,直到2006年首届中韩擂台赛决战,常昊才战胜李昌稿,此后,他更在2009年春兰杯决赛中战胜李昌镐,首度在番棋赛中击败李昌镐,取得世界冠军。
如今,早已时过境迁的常昊想起那些年的恩怨,总是一脸笑容。在他看来,当时这段痛苦的挣扎却是他人生最难忘的时刻,
一生的挚友
如果只有胜负之“怨”,而没有感情之“恩”,那常李之间的传奇色彩就要大打折扣了。说到二人被传为一段佳话的友情,不能不提到李昌镐的弟弟李英镐。李英镐比李昌镐小1岁,会讲中文。事实上,十六年来,他始终充当着常李二人的友情使者、沟通桥梁。
三人的见面,同样是在1997年的中韩天元赛上,那次,正在中国旅行的李英镐被一个电话叫到上海,陪他哥哥征战中韩天元对抗赛。“常昊的年龄与哥哥相仿,并且名字的发音与哥哥也很相近。”李英镐于是决心“为他们搭建一座友谊的桥梁”。
一位懂韩语的中国围棋记者联络了常昊,大家一起打了场保龄球,那天有“围棋”和“锻炼”两个话题。“到上海了,不管胜负我请客!”李昌镐得知常昊要请他喝酒,有些犹豫,结果还是李英镐拍着胸脯:“别怕喝酒,有我呢!”于是比赛结束当晚,三人溜出宾馆,喝着啤酒,品尝着菜肴,谈了一个通宵……
显然,李昌镐对上海的喝酒之夜印象深刻,一年后,他有了做东的机会,还是在中韩天元对抗赛上,李氏兄弟在首尔(时称汉城)奔波一番买了泳裤和游泳镜,邀请常昊游泳。“我们兄弟倒是玩得不亦乐乎,心里直担心常昊玩得开不开心。”结果是三人一直“闹”到了太阳落山。此后又驱车赶到李昌镐奶奶家,他奶奶做得一手传统韩国小菜,吃得常昊心满意足,一直玩到晚上10点。
由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逢世界大赛一有机会双方就“礼尚往来”。赛场上,一子半目斗得你死我活,走下赛场,去聊天喝酒。常昊透露,自己平生仅有的两次喝醉经历,都是和李昌镐在一起喝酒。
在常昊眼中,相比其他棋手,自己与看似木讷内向的李昌镐反而更有共同话题,“李昌镐一直给人一种很‘淡’的感觉,即使他跟你很好,他话也不会多,只是让你觉得,和你在一起他是快乐的。”而常昊的夫人张璇则很直接地将两人比作伯牙子期,“棋盘上,他们不仅代表了个人,更代表着两个国家,但在棋盘之外,他们有着外人难以捉摸的默契。”
本报记者 厉苒苒 张建东